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印度2009年对华经贸政策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双边贸易近年来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中印双方的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化工、矿产品等,具有相似性和竞争性,较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印度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上半年,共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3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在世贸组织成员中,印度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印度应尽量避免对中印贸易采取歧视性政策,并反思其贸易保护的政策,任何"以邻为壑"的政策都可能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并最终损害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2—2020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依存度进行了测度,同时分析了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结果表明:中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双边贸易过程中印度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中印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仅园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并逐渐由垂直型转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印在蔬菜、棉花等20种农产品具有产业间贸易互补空间,7种竞争性农产品中有2种具有产业内贸易互补空间。中印农产品贸易依存度较低,且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更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中印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印各自农产品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差异化、推动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较快,不断增长的趋势明显,但双边贸易的不稳定性与不平衡性亦显得尤为突出。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利用出口集中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现状、产品结构、发展趋势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出口集中度高、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优势农产品差异明显、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印度对外贸易现状与中印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实行全面开放政策以来,印度的对外贸易显示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中印双边贸易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目前,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经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出口市场结构对印度对外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中印双方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贸易互补性的强弱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与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崛起,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边相互投资逐步上升,但同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低水平贸易、非经济因素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促进中印经贸持续健康发展,两国应继续增强政治互信,建立"金砖四国"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产业内贸易,采取措施减少贸易摩擦及其损失,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对推进中印两国经贸关系、促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2008—2018年中国与印度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具有竞争优势,印度纺织品和矿产品具有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商品已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印度出口商品主要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中印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最后,提出中国与印度贸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商》2015,(14)
当今,中国已经取代印度传统贸易国阿联酋及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进程的同时,印度却频繁的运用贸易救济调查手段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本文从印度对我国反倾销的现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其次从中国、印度两个角度分析印度对我国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回顾及特点1962年10月中印因边界争端发生军事冲突,至1976年关系才正常化。中印两国于1977年恢复了贸易关系熏1984年,两国签订了最惠国贸易条款。1988年,邓小平会见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表示中印双方应多发展双边贸易,其时,中印之间进出口贸易不过1亿多美元。12月,中印两国政府间成立了部长级经贸科技合作联合小组,定期举行会议并推进民间工商界的交往,从而促进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此后,双边贸易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达到2.64亿美元;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问印度,当年,中印贸易达到历史高峰,为1…  相似文献   

10.
印尼和越南同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都是东盟的成员国。印尼无论在人口、经济体量还是在市场规模上都比越南大,两国发展水平明显不一。但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对华贸易方面,印尼却落后于越南。因此,将印尼、越南(2010-2019)的对华贸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印尼与中国间的双边贸易发展还有待提高,并且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找到在对华贸易上越南大大超越印尼的原因,进而为深化中印贸易合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中国的对外贸易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各自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关于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表明,改善中美贸易收支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10周年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长洪  郑文 《财贸经济》2011,(11):5-13,136
本文回顾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贡献在于推动国际经贸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忠实履行多边贸易规则、努力协调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机制建设以及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10年来,多边贸易体制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力量结构、议题结构及外部透明度的变化。展望未来,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应重在制度建设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实践经验,本文得出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In 2009,China witnesses a rage of trade protectionism wave.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currently,35%of anti-dumping and 71%of anti-subsidy cases are against Chinese products.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this year, there are 19 countries launching a total of 88 anti-dumplng ("AD") and countervailing ("CVD") investigations against China.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印关系处在矛盾的运动之中,由于政治、文化、地理等因素使双方的经贸合作充满了挑战,但两国间的共识大于分歧,利益大于磨擦,两国加强经贸合作的趋势将不可逆转。中印经贸合作的现状、阻力及合作的潜力分析。我国政府与企业要加强与印度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为加快双方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燕 《商业研究》2002,(10):122-124
制定明确的反倾销规则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热点问题之一。反倾销法本来是用于防范外国公司以掠夺性价格进行倾销 ,但却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被许多国家滥用。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指控的最大受害国 ,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 ,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到全球贸易活动的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尤其是美国开始频频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将对中国的外贸和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是美国加大对华反补贴的直接因素、中美之间产业分工格局导致不同产业贸易竞争力失衡是客观因素、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化倾向是美国加大对华反补贴的特有背景、中国长期发展模式积累的弊端是引致国外反补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其经济以快速发展为主要特点。预计金砖国家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2015年将会上升到23%,2020年将会达到31%,2025年将达到41%,2030年将达到47%,甚至有可能会占到50%以上。金砖国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产业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受通货膨胀困扰和国际短期资本冲击大。金砖国家应处理好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金砖国家内部的合作关系,把握好共同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春 《北方经贸》2009,(5):63-65
随着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这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分析保护贸易理论在现代贸易摩擦中的具体体现,各国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赢贸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相对规模的测度与分析:1994-2004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贸易顺差/进出口比率以及贸易顺差/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两个指标对1994-200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相对规模进行的测度和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贸易顺差指标运行在较低水平并且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我国相对贸易顺差的变动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动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显著背离。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没有事实根据,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只能加大对我国的双边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