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二重理性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理论模型,运用Order-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因素。研究发现,工具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抑制作用,而价值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二重理性的冲突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削弱作用。受教育程度、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种植劳动力比例和种植收入比例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利用江苏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对水稻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整地环节、病虫害防治环节和肥料管理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灌溉管理对水稻生产环节外包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政府应关注提高外包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水稻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水稻育苗插秧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特别是在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中,取土育苗已经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一定的破坏,因此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与应用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产与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历史、基质的应用、基质类型及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基质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沭阳县针对全县水稻生产上存在的品种多乱杂、生产方式滞后、科技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大力实施以籼稻改粳稻、旱田改水田、直播改手栽、手栽改机插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四改工作,不断优化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方式,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生产能力,努力打造水稻生产强县。明确目标任务分步实施到位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水稻生产的品种布局,加快推进水稻高产技术普及和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三年内,全县水稻种植面积扩  相似文献   

5.
立足湖南水稻生产现状,借鉴SWOT分析方法,对湖南水稻生产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提出促进湖南水稻生产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部分农场的水稻品种布局、栽培技术措施、品牌建设及特色生产等进行分析,总结农场水稻生产的有益经验,分析水稻提质增产的制约因素,挖掘水稻生产发展的潜力,探索适合垦区水稻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和实现"三减"目标,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辽宁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分析研究辽宁省的水稻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辽宁水稻生产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出发,对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历史轨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潜力进行评价,探索辽宁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生产周期波动的强度,消除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法,对1949—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短期波动分为6个波动阶段,系统剖析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水稻面积、单产以及总产波动的影响。[结论]水稻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面临下行压力; 水稻产量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绝对值,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 现阶段面积与水稻生产波动的趋势契合度更高,科技创新亟需突破瓶颈; 水稻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的脱钩,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同步提升。[方法]文章采用脱钩模型分析2003—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与化肥施用的脱钩状况,构建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水稻产量变化分解为规模、结构、强度和效率4种效应,揭示它们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关系的影响。[结果](1) 2010年之前我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总量之间以扩张负脱钩为主,之后则以弱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分肥料种类看,就氮肥和磷肥而言,2010年之前其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和化肥施用总量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差别不大,但之后水稻生产与氮肥以强脱钩关系为主,与磷肥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对钾肥而言,在整个2003—2018年其与水稻生产都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2)全国和省域层面分析均表明,扩大规模效应,提高结构效应能够显著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但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寄希望于持续扩大规模效应和提高结构效应来实现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的目标难以实现。(3)强度效应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因素,但化肥投入的长期增长已严重威胁稻田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生产能力,使其水稻边际产出水平明显下降,导致效...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水稻生产的意义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1949年建国时,全省种植面积共167.4万亩,亩产123公斤,总产20.5万吨,基本是自给性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198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53.4万亩,比1978年增长1.7倍;亩产232公斤,比1978年增长4%;总产197.6万吨,比1978年增长1.8倍。是建国以来水稻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 我省发展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索江苏水稻增产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全国的水稻生产优势省份,单产水平一直保持在水稻主产省之首,但近年来单产徘徊不前,制约了水稻产业的发展与提升,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探索水稻增产增收新机制,实现稻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农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回顾了近年来东北三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东北三省水稻发展的面积和单产潜力,提出了促进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广东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为2139千公顷,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水稻生产机械化主要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机耕、机插和机收三个主要环节。目前广东水稻的机耕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机收“十五”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耕整地机械化作业水平为63.49%,机收水平已达到16.87%,收割机拥有量8000多台。但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仅为0.16%,成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水稻插秧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农时最宝贵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最迫切需要进行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辽宁省2011-2017年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8.15%,测算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水稻产出年均正向贡献率最大;物质费用投入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作用仍然较大,但是投入对产出贡献没有显著增加;劳动力投入和播种面积因素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用、稳定水稻播种面、积极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来提高水稻劳动产出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5年四川三市411户稻农调查数据,构建了三阶段DEA效率测算模型,对水稻生产效率进行了真实测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水稻生产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当前稻农仍有动机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来获取产量增加;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测算结果显示,水稻生产纯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规模效率,说明目前制约水稻生产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环境因素对稻农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水稻生产效率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生产行为的影响;水稻生产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调整效应显著为负,表明当前环境因素有利于水稻生产效率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投入产出与稻农技术需求——对江苏和湖北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商品化生产使水稻生产日益受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影响,选择新的技术成为稻农适应市场变化的主要途径。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本文对江苏和湖北共287块稻田投入产出和182户稻农技术需求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劳动力成本过高成为水稻生产经济效益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也影响了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节约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施肥技术应该成为现今水稻生产技术的主要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江西是水稻主产区 ,水稻生产在江西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 ,我局按照因地制宜 ,重点突破 ,多点示范 ,效益为先 ,强化服务 ,全面推进的方针 ,先后围绕水田机械化耕整 (含稻草返田 )、水稻机械化收获、育秧栽植、低温烘干等水稻生产主要环节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升级 ,再创江西农业新的辉煌作出了应有贡献。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情况。“九五”以来 ,我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增加了投入 ,加大了适用机具的试验开发和示范…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项目资助的"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启动仪式于8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为期两年半,具体内容包括2009年的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近代水稻品种改良对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良种在水稻产区的推广增加了水稻单产和总产,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对水稻种植制度和分布区域产生了一定影响。1941至1946年四川等12省因推广水稻良种共约增产稻谷1300多万担。其次,良种推广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后方各省的农业开发。再次,近代的水稻品种改良对现代水稻育种科技和水稻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水稻良种在1950年以后的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利用近代良种作为育种亲源育成的品种在50年代以后的水稻生产上亦占有很高的比例。此外,近代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出一批水稻育种人才,他们成为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充盈米袋子     
水稻 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水稻是全省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是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稻田本身就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近几年,全省水稻总产一直稳定在330亿斤以上,居全国第2位,单产居全国水稻主产省之首。发展水稻生产必须继续落实好加强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加强稻田规划与保护,确保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建立一批单产700公斤以上的万亩示范基地,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基本实现全省水稻生产优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