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阳  韩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47-150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动量效应来自于对风险的补偿,但是缺乏实证方面的证据,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动量效应来自投资者行为,跟投资者的心理及行为因素有关。文章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特征,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结构以及各自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短期动量效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靖淞 《广西经济》2022,(4):110-114
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存在无法解释的异常收益,同时,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深入,市场情绪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2009—2018年上证A股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类似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的变量的市场情绪指数PMN,将该指数加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从而得到一个四因子模型,在分别回归之后对结果中的常数项,即异常收益值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考虑市场情绪PMN指数时,四因子模型的确能解释更多的市场收益,因为常数项比原模型的常数项要小,说明新模型在解释市场收益方面表现良好。除此之外,这一结果还表明,投资者的行为确实会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整体收益。同时,四因子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新的情绪变量PMN指数的系数为正,这表明市场总体回报和市场情绪之间呈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当市场情绪高涨时,市场总体收益大;当情绪较为低落时,市场总体回报也会相应降低。将主成分分析法与该研究的构建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按照Fama-French三因子的构建方式构建新的情绪因子所得结果更加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心理学研究结果解释来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偏差以及造成的市场不规律现象。处置效应是典型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本文首先介绍了2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关于处置效应的理论解释,及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理解处置效应的新视角:从跨期决策的角度来解释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4.
关于股市财富效应的解释很多,本文从传统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及实证检验角度对此进行了多重解释,并分析了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弱化的行为金融解释。如股市上的套利限制造成了投资者交易的滞后和财富效应的削减,获得性偏误使得他们的财富效应有结构上和时间上的改变,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行为公司金融的"非理性管理层假说"认为管理层的非理性导致公司财务决策并不总是满足价值最大化原则,并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对"非理性管理者假说"的有关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具体包括管理者非理性对于公司的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和并购行为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从管理层非理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股利行为和机构投资者行为提出了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郑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3):82-85
主流的金融计量理论是以价格的随机游走和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为基础的。而分形市场研究认为价格是分形,价格遵循有偏随机游走,并用分形分布描述收益的分布规律。在分形研究的框架下,作为主流有效市场假说的替代理论,分形市场假说用不同投资期水平下的投资者对信息的不同评估来解释价格行为的分形机制,也启发我们从动态的和相对的角度去思考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涂小刚  张赛君 《中国经贸》2009,(22):118-118
处置效应是证券市场中常见的一种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它很难用标准金融理论给以解释,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了投资者的心理感受。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却能给予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权证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南 《特区经济》2011,(3):112-113
我国权证市场目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心态和行为都不成熟,目的不纯,出现了大量行为异象,如:羊群效应;锚定效应;处置效应;恐惧和贪恋等。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由于有限理性、情绪动机等客观和主观原因,广泛存在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必然出现行为异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