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以下简称粮食直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粮食直补机制已初步确立。各地认真贯彻粮食直补政策,措施得力,效果较好。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直补政策的深入贯彻和落实,现就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对农民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介绍各国直补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研究给出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收入效果的实证分析以及不同直补方式对农民收入的不同效果,并针对上述效果提出改进粮食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未因为粮食直补政策而有实质性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系统性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将补贴方式转为直接补贴,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该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分析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特点,阐述该项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07,(20):17-17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将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放到“建设新泰州,全面达小康”的全局工作中进行统筹考虑,将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通过改进粮食直补面积核定办法、稳定水稻直补政策、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粮食补贴制度。自2004年全面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全市粮食直补资金逐年增加,补贴办法日益完善,政策效应不断放大。  相似文献   

6.
李荣博 《消费导刊》2010,(5):254-255
自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该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发展了粮食生产和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政治和经济意义都很强,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出台背景、过程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建议对补贴方式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胡泽华 《商》2014,(2):381-38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粮食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计,我国先后针对粮食问题公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等各项保护条例,建立了诸如种粮农民的保护机制、农民收入补贴机制、稳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等粮食安全支持政策,其中尤以粮食直补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的粮食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国内外迅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下,粮食支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对粮食直补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并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而了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一、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直补政策资金受限,增收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粮食直补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再加上使用范围过大,因此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粮食生产直补资金、良种补贴以及2006年实行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均按计税面积直接补助给农户,并不与农业税征收挂钩,实行“征补两条线”。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效应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直补政策资金受限,增收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粮食直补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再加上使用范围过大,因此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湖北省枣阳市今年安排粮食直补资金3379万元,平均每亩补贴22.86元,即使加上水稻良种补贴每亩15元,每亩补贴收入仅有37.86元,虽在全省是比较高的,但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直补政策更多的只是向农民发出了一个国家鼓励种粮的政策信号,而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国务院把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以财建[2004]75号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笔者认为要保证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贯彻实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则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粮食“直补”标准应合理,“直补”款发放要及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粮食“直补”款,应考虑通过测算农民每亩种粮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改进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国家应将粮食直补政策作为一项持久的、稳定的支持粮农的补贴政策,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农民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并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等组成的粮食补贴和支持政策体系,政府可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启用全部或部分政策  相似文献   

13.
邵鲁  盛亚军 《现代商业》2011,(27):157-158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合理、有效的粮食政策不仅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国内粮食供给能力,而且也能够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实际收入。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各个阶段的粮食政策进行了回顾;其次,对当前的粮食综合直补政策的绩效进行了数理分析;最后,利用DEA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政府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执行惠农政策以来,沙洋县广泛宣传政策,规范发放程序,加强部门协调,畅通监督渠道,严明工作纪律,确保粮食"两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五年共发放粮食"两补"资金2.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48亿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02亿元.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下,河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粮食流通市场,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粮食直补政策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实例分析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粮食产业化及促进农业发展,200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从政策操作层面看,各种补贴政策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农户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地总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粮食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粮食主产区扶植政策中存在指令性政策与市场化经营偏离、农业补贴政策不合理、粮农直补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矛盾等问题,要对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调控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利益补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补贴支持政策体系建设、信贷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等进行改革并完善。  相似文献   

18.
经济措施一直是各国用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内涵;随后论述了我国现行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措施,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和粮食综合补贴制度.最后,论述了美、日、欧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用于耕地保护的经济措施.并论述了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实施粮食直补,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到2007年底,全市共投入直补资金7.346亿元,总计直补种植面积1305.6万亩,其中2007年小麦、玉米直补面积为374.3万亩,比2006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增加54.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6%;直补良种面积567.8万亩,其中2006年273.5万亩,2007年294.3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2年中共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四大补贴"投入额度由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49亿元,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