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  相似文献   

2.
四川灾后重建的关键是产业优化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灾后重建任重道远,而产业的优化重建是四川灾后重建的关键。四川在重建产业时,必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层次,从发展思路、重点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进行产业优化重建,从灾后重建走向产业复兴,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恢复重建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了六项原则: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此外,条例还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4.
试析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灾后重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用系统学原理引导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把防灾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用生态效益考量灾后重建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效果。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援助机制。"可持续"是支援灾区的最高境界。构建可持续社会援助体系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下放慈善权,让慈善回归民间;加快制度供给,从根本上改变NGO的政治生态;强化志愿者激励和专业技能培训;构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网络平台;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调联系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全国哀悼.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城乡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地震灾后城乡恢复重建规则选址既是重建工作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更是影响重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文是对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几点浅思,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害(包括汶川"5.12"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灾后重建规划选址的技术原则与相关政策建议,对未来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选址等提供有益经验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造成重大损失。国家和社会各界为灾后重建给予了巨大支持,然而,资金不足仍是困扰灾后重建的主要问题。从保险资金入手,以汶川地震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政府角色的扮演与巨灾保险的建设相结合,为我国选择一个理性的巨灾保险模式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巴中市审计局始终把港澳援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提前介入与全过程监督相结合.严格检查与促进规范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上审下”与“同级审”相结合的办法.对港澳援助项目实行了全程跟踪、台账管理,促进了全市港澳援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截止2010年5月底。全市共派出35个审计组.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20,(7):284-289
汶川地震至今已逾8年,当下正是进入巩固前期成果,对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评估的重要时期。在各地震灾区进行重建规划的过程中,许多村镇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以及目前灾区的整体环境恢复状况亟待考查研究。本文建立了包括房屋地震安全性、社区归属感、家庭年收入等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在内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据对灾区9个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并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样本点的整体满意度评价高低排序,继而探析不同产业主导型村镇重建之路的经验与困境。  相似文献   

10.
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经济集体发展、产业集群发展……都江堰向峨乡的灾后重建,处处弥漫着"集"字。向峨乡的书记和乡长,认为向峨乡的重建是一个"集合"的模式,因为他们把所有灾后重建的政策进行有效地集合使用,环环相扣无一疏漏。  相似文献   

11.
质监时讯     
《监督与选择》2008,(6):6-10
灾后重建国务院近日,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条例规定,"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5.12”特大地震中,房屋损毁严重,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都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按照国务院做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此,各级政府按照《条例》的精神,相继出台了灾后农村房屋重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一个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的非正常灾后建材市场,政府建材价格的临时干预政策,使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大部分建材产品价格都稳定在灾前水平。随着重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重建节奏、多元化建材供应商竞争、监管建材流通环节?放松一般性管制及加强"市场失效"领域管制等间接干预措施来进一步稳定建材价格,促进重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大力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促使灾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各项建设尽快恢复和超越灾前规模水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相继迅速制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 20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省汶川县在"5·12"地震灾后重建中通过采取六大措施,确保灾区群众就业有门路、收入有来源,点燃了灾区群众的希望之灯。四川省汶川县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紧紧围绕"户户有就业"的重点目标,按照"遵循规律、趋利避害、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江油市审计局通过建立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工作。一是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培训制度。为顺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定期组织审计人员以《审计论坛》的形式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培训,并邀请上级审计机关和投资审计专家就如何搞好灾后重建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论是对于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实施,还是对于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或是对于风景名胜区本身,都是一项非常紧迫且意义重大的工作.准确评估风景名胜区的灾损情况,制定丛要的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是有效指导风景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此外,恢复重建规划是分层次的,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划逐步推进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产市场》2009,(5):36-37
住房重建三大问题灾后城市的住房重建是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涉及政府、灾民、开发商、重建施工企业与银行等众多机构。目前,住房重建主要面临资金筹集、灾后补偿方式与分配原则、住房建设主体等三大问题。其中,资金筹集是保证灾区迅速恢复的首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1次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条例》对灾后恢复重建质量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而存灾后恢复重建中有相当多的货物、上程和服务都需要实施政府采购。因此,保证灾后重建采购质量,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按照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要求,今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决战决胜乏年,随着大批灾后重建工程的竣工,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摆上了重要日程。为搞好灾后重建项目竣工结(决)算审计,应合力打好这场灾后重建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