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认真研究企业教育培训文化理论和实践方式,更好地总结和传播企业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经验,搭建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平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定于2012年5月26—2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首届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文化论坛”。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南方电网公司袁懋振董事长曾经指出,基层供电企业要实现“保证安全、做好供应、优质服务、提高效益、带好队伍”的“五大任务”。基层单位如何用心用脑做好贯彻大政方针、践行“五个概念”、全面完成“五大任务”这一文章,北海供电局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从企业发展战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围绕核心业务,提出了建设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学习文化和廉政文化“四个文化”,通过文化建设,把企业追求的目标变为员工的行为习惯,成为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国网甘肃平凉供电公司坚持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以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及“入行”为切入点,应用“四入法”,把国网统一的企业文化深植基层农电企业,让农电员工在感受文化氛围、享受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充分认知和自觉践行“五统一”企业文化。“入眼”:规范统一品牌标识形象全力推进“国家电网”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办公室横向牵头,党群部、营销、生产等部门纵向推  相似文献   

4.
企业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偏离中国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理控制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没有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  相似文献   

5.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形象的软实力,通过策划、设计、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员工在加快“四个转变”工作进程中.深入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树立了良好的供电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网陕西商洛供电局洛南分局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大力实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落地工程,把基层供电所作为企业文化落地的一片沃土,通过实践和探索,商洛供电局洛南分局以丰富的载体,在基层供电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传播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将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延伸渗透到基层供电所管理,作为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建设工程中,商洛供电局洛南分局做到有方案、有  相似文献   

7.
当前,航空集团下属的各航空企事业单位正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许多单位企业文化顶层设计已经制定并下发,但也有个别企业的员工却不知道自己单位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并没有在企业生根,员工并没有认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对处于社会和企业转型发展时期的基层供电企业来说,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推进企业员工主动践行社会责任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员工普遍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员工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是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中艳 《广西电业》2005,(12):17-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北海供电局从企业发展战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去认识、构造和建设企业文化.认真贯彻大政方针.努力践行“五个概念”.在深植推广南方电网公司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围绕”四个确保”目标.重点培育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学习文化和廉政文化.内增合力.外树形象。“四个文化”在不断充实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广大员工和社会各界的认同.逐步成为该局的文化品牌.成为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0.
祝贺  孙铁军  南勇 《化工管理》2015,(4):104+120
中国石油"丛强班"坚持动车组理念,打牢执行力根基,把实践经验变成规章制度固定下来,使执行力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把班组建设成安全生产的堡垒和基层文化的阵地。班组先后被授予吉林省"自主创新型团队"、中国石油"先进班组"、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全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2010年10月,班组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命名为"丛强班",是中国石油首批以班长命名的"十大班组"之一。2014年11月,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基层践行五十佳班组"。  相似文献   

11.
中美优秀企业文化陈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比美国43家“最佳雇主”和中国“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43家获奖企业的企业文化,发现中美优秀企业文化陈述的共同点和差异:中美企业都重视客户、创新、团队;美国企业既重视人又重视组织,中国企业更重视组织;中国企业绩效导向强于美国企业;美国企业人文导向强于中国企业。这些发现与已有研究不完全相同。中国企业应注意在企业文化陈述中体现员工意愿,用词贴切,表意清楚、准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班组》2012,(5):56
为认真研究企业教育培训文化理论和实践方式,更好地总结和传播企业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经验,搭建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平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定于2012年5月26—2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首届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文化论坛"。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作重要讲话,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邀请知名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理论探讨和经验交流,分享国外著名企业教育培训文化  相似文献   

13.
晴文 《现代班组》2009,(8):34-34
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层员工。工会小组作为企业工会的基层组织,负责班组工会的日常工作,是企业向职工宣传、推行企业文化的前沿“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中国民营企业班组文化建设,2013年5月8日至14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成专家组,应邀赴浙江天能集团对班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集团主要领导介绍了天能"动力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专家组就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能否落地生根,关键在人,在基层班组。江苏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的班组文化建设紧紧抓住培养、练兵、营造的基调,成为班组员工学习、工作的“大舞台”,使员工通过这个舞台,不断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并向纵深发展、延伸。  相似文献   

16.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果缺乏员工的有效执行,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简称《公约》)中的“职业操守”正是以电力员工为核心,规范了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为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钱锋 《中国机电工业》2012,(10):116-116
9月26日,锡柴迎来了69岁的生日。锡柴开展“学廉·思廉·倡廉”廉政建设演讲比赛、重机部职工活动室启用仪式、新品柴油机献礼活动、聚焦锡柴成果展、“用真情述说的故事”大型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锡柴的精神风貌。集团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昭翮与锡柴员工,共同参加了锡柴建厂六十九周年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阵地是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并能有效承接企业文化深刻内涵,促进优秀文化生根开花,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载体。文化阵地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有效地将企业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团队精神等通过有形的方式反复灌输、渗透、融人到员工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强化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成就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熏陶和启发员工,从而自觉转化为统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9.
郑言 《现代班组》2009,(7):30-30
企业文化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专家、学者、企业家、培训师对这个话题都会有别具一格、洋洋洒洒的见解。而说到底,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最终是班组员工。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人们,也许说不出多么深奥的道理,但他们也会对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班组文化有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一次“唠唠企业文化”讨论会上,透过企业文化理论的厚重“帘帐”,员工们道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朴实、直白却生动、明快、实在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20.
把“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引入石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企业内部质量文化教育活动,改变员工的心智,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并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营造“以顾客为中心”、“以零缺陷为核心”的企业质量文化环境,创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质量文化,在建设现代石油企业质量文化过程中,通过管理创新塑造强势竞争力,追求石油企业卓越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