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  王军 《财会月刊》2017,(1):106-111
本文以1992~2015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5~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理论和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和金融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影子银行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金融错配,但是短期可能会加剧金融错配问题;从区域和规模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错配之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此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错配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和通货膨胀都对金融错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行业是资本需求大、项目周期长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的影响。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银行的资金多数来源于银行信贷。因此,房地产泡沫危机加剧了银行信贷风险。基于我国20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21年度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坏账的影响,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房价波动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并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2003—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各省份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地区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两条渠道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关系,且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的关系存在企业异质性,以上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并开始逐步进入各国的监管视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金融监管的方式都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虽然从事的业务与传统银行相似,但在主要的业务所使用的模式上却有一定的差别,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蓬勃发展,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及传统银行构成的潜在风险开始逐渐出现,由于影子银行跨区域、跨行业的业务活动不断增多,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现象突出,使得世界经济遭受了一定冲击,因此应尽早找出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漏洞,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监管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规范运行程序,确保影子银行有序运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托于现有研究,梳理了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渠道,在此基础上,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兑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反映影子银行规模的变量,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对物价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的冲击相对有限;而物价水平与信贷规模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此外,影子银行规模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对物价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增长三条渠道促进银行扩充信贷。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审计对内部治理较好、东部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好的银行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增强了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媒体监督削弱了国家审计的促进效应,而公众监督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审计推动了银行信贷投放,但对贷款集中度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相较于商业贷款和非农户贷款,国家审计提升了消费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审计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财务业绩,说明国家审计可以助推银行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相似文献   

8.
尤鹏程 《价值工程》2010,29(15):10-11
基于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关系的理论基础,侧重于从实证角度,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工具来解析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长期相关关系,长期来看CPI指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预判宏观经济走势,决定财政政策;在短期来看,CPI指数属于滞后指标,只能用来反映之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基于CPI指数的正确性及它对宏观经济的反应程度,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影子银行一时之间迅速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注重点,影子银行一词也广为人知。金融理事会(FSB)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游离于正规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与各国的金融资本体系和政策制度息息相关。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业务多为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范畴,涵盖范围较小。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扩大,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影子银行在活跃一国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的系统性风险,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影子银行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存在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对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开放,多元主体纷纷参与其中,推动了中国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由于传统金 融难以满足市场主体对资本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影子银行应运而生。影子银行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对金 融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在发挥影子银行优势的同时,规避其对经济金融行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成为学者 们探究的主要内容。对...  相似文献   

11.
目录摘辑     
论有效供给胡培兆《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论财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产权的关系崔世春《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清理许小年《改革》1999年第3期银行重组和企业重组的国际经验张春霖《改革》1999年第3期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财政政策效应刘溶沧《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李琨《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风险投资、二板市场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何光辉杨咸月《财经研究》1999年第5期转轨时期企业兼并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瞿小石《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影子银行源于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导致中国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即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主要包括银信合作、企业转贷、民间借贷和贷款融资创新四种类型“影子银行”的存在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特型、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社会多角信用风险等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对个别地区、个别领域金融安全形成一定压力,但目前来看还不构成现安威胁,风险冲击迁在可控范围内.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规范管理,更要着眼于调整金融控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影子银行开始在世界各地产生,并逐渐开始向世界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发起冲击.当前,影子银行也开始成为我国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随着影子银行的海外业务,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相对简单和有限的.然而,在一系列连续的影子银行危机、 网上借贷平台的崩溃之后,敲响了影子银行风险的警钟.因此构建完善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影子银行"被关注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它是一种中介体系,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把银行贷款证券化,通过证券市场获得信贷资金,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一种信贷扩张融资方式。"影子银行"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国内研究认为,"影子银行"不属于银行机构,但却发  相似文献   

15.
房价与银行信贷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供求理论,房价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银行信贷在短期通过影响房地产需求从而影响房价,在长期将通过影响房地产供给而影响房价.房价刘通过影响借贷者和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而分别影响借贷能力和借贷意愿最终影响银行信贷.文章利用1999-2009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我国银行贷款、房价与房地产供求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房价与银行贷款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政策制定者不仅要通过银行信贷手段影响房价,同时也要重视房价对银行信贷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税收动态CGE模型,系统模拟分析了“营改增”及其扩围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增加值、能源消费结构、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及其动态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及其扩围政策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正的促进作用,每年可以使得GDP名义增长率提高约02个百分点;短期内“营改增”及其扩围政策将提高我国的能耗系数,但从长期来看,“营改增”及其扩围政策将有利于降低我国的能源强度,从而有利我国的节能减排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近年快速扩张,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传导机制和调控效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2003—2014年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影子银行的扩张,而影子银行确实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性,这对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政策下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关系。运用VAR模型分析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应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短期内信贷增长率对房价的影响显著性地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内涵、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镜鉴于国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经验,提出了如何监管和控制中国影子银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银行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六个维度构建金融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国金融压力进行综合评价测度,并结合LASSO-VAR模型与BK溢出指数法揭示其时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在考察期内呈现明显波动变化态势,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从四大区域来看,东北地区金融压力最大,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逐级递减。从时频溢出效应来看,中国金融压力溢出效应显著,主要由短期溢出所驱动;子市场金融压力在短期内溢入、溢出水平波动较为剧烈,长期内则相对平稳。鉴于此,应兼顾短期与中长期改革目标,推动地方金融产业革新,完善“点面结合”约束机制,以有效缓解中国金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