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3):173-176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选取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中包含的激励强度、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期三项内容与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较弱证据支持非业绩股票模式比业绩股票模式更能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6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趋势、企业性质、行业特征、激励对象、激励模式、股票来源、激励幅度、激励期限、指标体系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特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数量较少、波动幅度较大,主要以非国有控股公司为主,集中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业,激励对象逐步偏向于核心员工,激励模式仍以股票期权为主,但限制性股票的应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股票来源以定向增发为主,激励幅度小,激励期限短,指标体系不严.  相似文献   

3.
张涛  王惠景 《会计之友》2018,(1):101-107
文章选取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比较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不同效果,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结合股权性质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影响的不同。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效果要优于股票期权激励,且这种效果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是管理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从外部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分析其效果,极少从股权激励机制的根本——契约要素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以2006—2012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激励强度、激励期限、授予价格和业绩条件四个方面分析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强度、激励期限、业绩条件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负相关,而授予价格未显现对经理管理防御的缓解作用。这为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高股权激励有效性,缓解经理管理防御行为从而保障股东利益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股权激励视角切入,利用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股权激励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基于微观契约层面,股权激励强度越大,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程度越大;相较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程度更大;只有激励期限较长的股权激励才会抑制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会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企业金融化。研究结论有助于充实和深化股权激励与企业金融化关系研究,也为从公司内部治理层面防范和化解实体经济风险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薪酬激励契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费用粘性的关系却鲜有文献研究。以2009—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股权激励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为13.303时,费用粘性处于最低水平;股权激励强度对不同区间的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的关系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且股票型激励模式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由此,企业应注意合理设置薪酬激励契约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257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减少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能否显著地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其过度投资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绮  娄月 《财会通讯》2011,(11):44-46
本文以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5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激励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会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容易引发盈余管理行为,股权制衡程度越高对管理层盈余管理控制越有效,采用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公司盈余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1.
刘向伟 《中外企业家》2013,(12):74-75,79
文章采用2006-201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的国有性质、股权集中度、高管年龄与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负相关,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两种股权激励模式,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在激励作用、操作方式、基本规范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2006年至2009年首次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偏好,而且这种偏好经历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动态演化:2006年至2007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获利空间为导向而偏好于限制性股票,即终极控制人性质是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主导因素;2008年至2009年,影响股权激励选择的主导因素演变成为公司的成长性,即高成长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股票期权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由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股票来源、解锁期限和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方式等的不同,导致实务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会计计量、记录和披露方法呈现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和计划实施方案等信息的研究,探讨了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核算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司股权激励行为能否提高管理层努力程度、改善公司业绩目前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实证结论;而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亦是揭示股权激励合约设计与适用条件的关键.文章以2009年至2012年148家实施了股权激励的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激励有效性问题以及初始税负条件与合约设计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行为能够显著提高公司业绩;股权激励程度、期限与激励效果呈正向作用;以股票增值权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更具效果;初始税负环境越恶劣,则税负筹划空间越大,股权激励效果越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更佳;而其他公司特征与股权激励业绩效果之间关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宋迪  杨超 《财务研究》2021,(5):66-77
近年来,股权激励计划成为公司激励核心人才的重要手段.利用2006~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数据,探讨了股权激励合约业绩目标设置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股权激励合约业绩目标设置较严格时,能够激励高管提高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2)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对高管的正向激励效果更强.(3)当高管受股权激励的强度较高时,股权激励合约中设置的业绩目标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未来公司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最优契约理论,为股权激励和公司投资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6—2015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基于股东监督情境差异化视角,考察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实施对现金股利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东监督的差异对两种股权激励方式下现金股利政策的选择具有不同监督效果;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对现金股利的正向影响主要在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对现金股利的正向影响主要在股东监督力度较弱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激励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以2006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的盈利、偿债和营运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采用2004年至2008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以期为我国企业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激励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以2006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的盈利、偿债和营运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采用2004年至2008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以期为我国企业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激励高管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表现为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有更高的企业社会责任得分。在年度政策不确定程度更高的样本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样本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主要通过激励风险承担和缓和融资约束两条路径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在风险回避倾向更高的样本以及融资约束更严重的样本中,股权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分越高,企业的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也越好。  相似文献   

20.
王雪 《财会通讯》2021,(12):84-87
文章选择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企业债务期限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股权竞争性越好的企业越能获得期限相对较长的债务融资,即股权竞争性与企业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客户集中度越高的企业越能获得期限相对较长的债务融资,即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客户集中度显著削弱股权竞争性与企业债务期限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