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阐述宁夏地区高校毕业生现状和人才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现有的角色定位和不足之处,提出宁夏地区人才市场在今后的角色转换及优化对策。只有逐步完善人才市场机制,打破体制性障碍,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就业形势严峻。辅导员首先通过数据了解当前我国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探究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困境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辅导员开展深度就业指导所具有的优势,探讨辅导员开展深度就业指导的原则与方法,并提出高校支持和加强辅导员开展深度就业指导工作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根本利益,事关高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健康发展。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充分、稳定就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有重要的联系。创新工作思路,奋力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将有形就业市场和无形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完善结合起来,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渐规范,随着人才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双证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条件。如何使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高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双证书培养成为目前解决成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劳动力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谋取好的就业机会,为了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供给方为劳动力的需求方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导致劳动力就业市场诚信缺失,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尤为突出,文章就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产生失信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反差及高校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一虹  邹珊刚 《经济师》2004,(10):93-94
就业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难题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和个人选择性失业 ,作为生产部门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需要尽快建立以高校为主体 ,以市场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诚信缺失与矫正: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自身存在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玉军 《技术经济》2005,24(6):64-64,F003,F004
激烈竞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出现了毕业生的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问题。毕业生诚信缺失对毕业生的就业各个方面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名牌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态势,以浙江大学为例,论述了通过三方互助营销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突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全民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面对着人数巨多的毕业大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不稳定,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求得理想工作,成为每个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作为毕业生所依托的母校则应该积极做好就业辅导,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