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绝大部分失地农民不但生活极其困难,这一新的困难群体的出现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的中心命题是:权利是资本化的核心逻辑.本文认为,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实际上是农村土地在所有权资本化过程中,权利不对称的各利益相关方对土地增值收益的一场不公平的争夺和博弈.  相似文献   

2.
陈珂冰 《商业时代》2011,(31):67-68
土地作为资产的实物到货币的转换功能和要素收益及其增值收益功能,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应当也必须具备的功能。为了使土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本文根据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和投资基金的特点,将投资基金作为土地资本化的载体,建立供投资基金交易的市场,构建并分析其运营模式,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农业基础板块,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地保障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但其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并且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的最终目标,但现实中又不能一蹴而就.土地资本化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渡选择,是衔接土地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利用资源要素,尤其是统筹土地要素的利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实行土地资本化经营,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进入市场,显化农村土地价值,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5.
土地的财产属性和资源属性,决定了土地财产权不仅具有财产(经济)功能,还具有环境、生态、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价值因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具有区别于一般财产权的特殊属性与功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过去受到极大的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财产功能开始受到重视,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障,关键在于静态的确权保障以及动态的权利变动保障。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抛荒土地令人不解,但更令人不解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为保住土地的承包权宁愿倒贴,即愿意以每亩50元到200元不等的价格把已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这种土地承包权转让出现的倒贴现象令人深思: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权有没有价格?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形势十分严峻,土地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除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外,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是以牺牲土地资源数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代价.走以掠夺开发、粗放经营、低效浪费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土地资源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彻底摒弃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走可持续利用之路,是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金钢 《现代商业》2007,(20):103-103
在当代市场经济高速发达的21世纪,无论是国有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绩效考核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考核是针对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或其自身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并且由公司人力资源对其进行随时的抽查得出来的综合评价。绩效考核是用一定的方法对员工绩效进行客观地描述,根据描述来确定绩效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党和政府带领我国人民继续着力三农,誓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落实到实处。通过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破解的课题,现在就针对安徽省阜阳市所面临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土地保障对农村社会保障替代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土地的经济保障性弱,风险分摊性差,缺乏强制积累财富化解风险的机制,其效用外溢全社会但却没有建立起与受益边界相匹配的供给制度-组织边界,不具备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具有对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土地不胜农村社会保障之重,却因被动承载保障功能而损失土地效率和农业绩效,首重保障功能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带给农民的是负效用。政府需在土地之外提供社会保障公共品,以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释放土地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庆亮 《财贸研究》2006,17(2):65-71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中国广大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显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创新思路。本文在提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指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衔接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种可行的思路。这对于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国庆 《中国市场》2009,(49):74-75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农民主体性的增强,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维护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从农民的视角分析了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保障水平科学、责任分担合理、社会保险机构实施自治管理、立法较为完善等成功之处,多年来为维护德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旨在整合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资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15.
略论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入手,阐述中国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不完全的市场行为和不完全的政府行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也要利用社会“第三部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 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从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保障等方面入手,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低标准、范围广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发达地区为先导,逐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起多元化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医疗保障覆盖比例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法制不完备,效率低下,社会化程度低,没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向农民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这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公平价值取向的需要,更是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及农村稳定的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依托,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是非均衡、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公共财政适度支撑、法律体系完备且与相关涉农政策相配套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在农业用地制度领域中的研究 ,应用甚少。毋庸置疑 ,在农业用地制度创新中 ,用地制度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涉及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的国家管理等诸多方面。从博弈的构成要素分析运作规范的中介机构问题有四个要素 ,即博弈双方、游戏规划、裁判、观众。博弈论在农业用地使用权转让费计量中的应用一般采用具体的计量模式或按市场规则进行转让。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法国、日本农村土地制度中,土地规划、发展、流转、征用、保护等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能给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以诸多启示:我国应完善土地规划体系,立足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严格土地征用政策,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