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雨 《魅力中国》2014,(10):75-75
钢琴版的《百鸟朝凤》是华人音乐的经典作品之一,它具有传统音乐的民族特色,作品不仅飘溢着一股强烈的中国特色,在演奏技巧上更无与伦比,是一首具有纯正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本文从强弱、踏板、音色、装饰音四个方面探析了这首钢琴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
张贞 《魅力中国》2010,(8X):298-298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更要不断地吸取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戏曲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我国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很多作曲家已经有意识地去将戏曲元素运用到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去,本文欲对中国钢琴音乐中运用戏曲元素的作品进行技术上的分析。阐述钢琴与戏曲音乐结合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顾晓晖 《黑河学刊》2010,(10):64-65
由广东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一种风貌,散发出一种渗透了中西音乐元素的独特音乐。通过对广东音乐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的风格与演奏特点的介绍,阐明了本文的价值取向,并总结改编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重要作品。我国高师钢琴教学中较多使用王建中作品,研究王建中作品,可以吸收更多的民族音乐营养。用钢琴演奏中国乐曲,既可以坚定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又为中国走向世界搭建台阶,实现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双向融通。  相似文献   

5.
江欣洋 《魅力中国》2011,(2):271-271
中国自有钢琴以来,至今为止,已产生了无数的钢琴大家,以及为大家们所创作的许许多多的作品。作为西洋产物的钢琴,若要演奏中国音乐,则无论从音乐结构或是音域上,都需特别处理。而中国的钢琴作品也确实有别于西方。中华音乐内容之深邃,意境之广袤,仍需每一个音乐人的努力研究、努力学习、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6.
王萌 《魅力中国》2014,(5):75-75
肖邦的音乐艺术体现在多种方面,它既体现在音乐旋律创作方面,同时也体现和声艺术领域方面。文章主要从肖邦早期的钢琴作品《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独特的和声艺术创作方式着手,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种和声技巧,以展示其所蕴含的现代色彩的和声特点。  相似文献   

7.
万欣 《黑河学刊》2009,(9):42-44
中国钢琴音乐在百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上千首作品,这些作品在运用复调、和声等西方作曲要素的同时,又融入多种民族音乐元素。研究中国作品演奏的风格,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在钢琴作品中呈现出的多元化,有利于引导高师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演奏好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从作品选材的本土化、"中国式"作品的结构到调式旋律、和声、装饰音的民族化的灵活运用,都显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独特的生命力;并以清新的艺术格调、浓郁的民族特色引起了广大听众的普遍兴趣和共鸣,充分显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王咪娜 《魅力中国》2010,(17):199-199
德彪西是印象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传统音乐及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大胆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逐步运用色彩来表现了印象派与众不同的音乐效果。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帆》是他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创作之一。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分析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玉峰 《魅力中国》2013,(13):106-106
《平湖秋月》这一古曲作为广东音乐的代表,凭借自身的优美旋律,深受人们的青睐。其流畅的旋律、优美的音色在其艺术魅力上具有着迷人的芬芳。而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演奏《平湖秋月》这首古曲时,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又将钢琴这种多声部、多层性、宽音域的乐器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这部作品不仅将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在了钢琴音乐作品之中,并且运用西洋钢琴演奏技术使之成为一首玲珑别透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曲作品中的精品之作。此次,从风格、伴奏、和声语言、音乐形象几个方面的内容出发,针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无定河流域是一块富有文化创造力的沃土。在这块土地上,曾经产生了《蓝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歌谣。  相似文献   

12.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中国听众中的普及程度,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中国钢琴作品能够与之媲美。事实上,它也是历年来唯一一部曾在世界各地反复上演的中国钢琴作品。可以说,《黄河》的久演不衰,源自黄河的不朽。前不久,《黄河》初创者之一并成功地改编了这部作品的石叔诚先生,在泉城济南举办了两场专场音乐会,记者因此有机会就极富戏剧性的《黄河》之创作及改编问题,与石先生进行了长谈。"我对《黄河》的认识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是海内外千千万万的观众启发了我对这部作品的思考,我对《黄河》的改编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石先生谦逊而一往情深地谈起了《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无独有隅,《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抗击日寇的战火纷飞年代,而《黄河》则初创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当中。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作品竟是在江青的一手干预下诞生的。当时的创作人员有著名钢琴家殷成宗及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石叔诚及许斐星等人,他们本着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江青的所谓"去词留曲"的直接指示下,大量运用了西洋经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方法,放弃传统的奏鸣曲和三乐章  相似文献   

13.
莫薇薇 《魅力中国》2014,(2):103-103
本文通过对圣桑生平以及其代表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创作背景的基本介绍,使广大读者在对该作品有初步了解的基本前提下,进一步的对作品的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音乐动机及发展,演奏速度,技术难点、演奏处理、双钢琴配合进行演奏研究。为读者能够在准确领悟圣桑的创作风格及其音乐审美观中做出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近现代钢琴改编曲中的优秀作品,它在形式美与意境美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作为改编曲,也充分发挥了钢琴作为独奏乐器的特性,作品中高潮部分浓厚的音响色彩与清丽的江南风格形成了美的对比。理解与演奏钢琴曲《二泉映月》对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以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浓郁的民族风格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精巧的构思,动人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效果,超凡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渗透着他对祖国深刻的、充满了悲情的爱。  相似文献   

16.
关倩 《魅力中国》2009,(15):101-102
本文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谭盾《地图》这一作品对西方现代音乐的体现,并从音乐创新形式下所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角度,揭示了西方现代音乐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欣欣 《西部大开发》2009,(11):110-111
本文以各时期的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从中看出钢琴地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卉 《魅力中国》2013,(26):106-106
中国钢琴音乐的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自成一派。以中国音乐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大量采用传统中国古典音乐素材,使得申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在表达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格与情感上独树一帜,只有深入研究乐曲中特有的民族色彩和元素才能更完美的体现其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月光》为例,分析了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认为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注重钢琴声音和音乐语言的变化,强调色彩和光线的瞬间印象。在演奏时,需要适用非常柔和的触键技巧,也要精心处理好踏板的运用,让音乐的音响效果达到完美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金莲 《魅力中国》2013,(10):68-68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被世人称为“乐圣”,贝多芬的创作,音乐形象鲜明有力;主题动机精炼、朴素,却具有无穷的展开性;调性的多变和多彩对比的鲜明更是突出表现了他创作的独特性。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五部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一钢琴奏曲》创作于1797年,创作时间实际上晚于《降B大调第二钢琴奏曲》,但由于它先于《降B大词第二钢琴奏曲》的出版,因此它排在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