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当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践.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全球性粮食安全的现实.把粮食工作推向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新时期的粮食工作,必须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把“重监管,活流通,促发展,保稳定”作为载体,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中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2009年以来.烟台市粮食系统在省粮食局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精神迎挑战,科学务实谋发展”为工作主基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准确把握全球金融危机给粮食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科学谋划、冷静应对,自我加压、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莱芜市粮食局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以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态度.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三创”活动,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为己任,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查找不足,认真整改,把科学发展观变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保”工作部署和推动粮食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9,(3):37-37
2009年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增长、保稳定、促发展的关键一年。省粮经学会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研讨,搞好舆论宣传,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粮食经济学会的作用.促进粮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8,(12):1
“搞活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局党组为省局及其直属单位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抓住了粮食工作的根本和方向,值得每一名粮食工作者去认真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志华 《齐鲁粮食》2003,(12):13-1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粮食主产区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怎么走,怎样才能实现“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三大改革目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现结合菏泽粮食工作的实际就主产区购销市场化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粮食工作将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切实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粮食方针政策,秉持“两会”章程,坚持服务宗旨,加强行业自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与粮食企业经营发展之间很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实现了粮食流通工作实践与粮食经济理论研究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培育骨干粮食企业、打造知名粮食品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做大做强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28日,国家粮食局在广东召开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12年,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对监督检查工作的部署,紧紧围绕“稳市场保供给、强产业促发展”这一粮食流通工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粮油库存检查、政策性粮食购销和面向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夯实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把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2010年粮食物流专项规划”、国家粮食局“十一五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中储粮管理总公司“重点物流骨干项目实施规划”及其关系,进一步推动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与省市自治区粮食物流的规划工作,提升现代粮食物流理论与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1.
商业性经营途径和对策思考谢安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构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时,国家把商业性经营作为两条线运行中的“一条线”加以政策界定,从而对其理论和实践作了历史定位。因此,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有必要对粮食的商业...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始终坚持“搞活流通、稳定粮价、确保供应、保障安全”的指导思想,狠抓粮食经济工作运行质量,确保粮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全省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纵观2009年全省粮油流通情况,呈现出“购销活跃、粮价恢复、基础扎实、供应充足、市场稳定”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经济》2007,(2):29-30
近几年来,湖北省粮食部门在国家粮食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把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作为粮  相似文献   

14.
<正>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覆盖面最广、牵涉面最宽、敏感性最强的战略性、公益性特殊商品。粮食工作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之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05,(7):15-18
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流通工作全局,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市场体系,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制度,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重组转制;大力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和粮油精深加工业;进一步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齐鲁粮食》2006,(3):4-6
各市粮食局: “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时期,也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时期。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粮食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认真履行粮食监管职责,全面推进依法管粮,切实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各项政策法规,规范粮食流通秩序,为维护全省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处理纷繁复杂矛盾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当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方略。粮食安全是实现“三保”目标的重要基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粮食工作实际,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深入研究思考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与隐患,创新完善政府管理调控的对策措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粮食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和粮食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粮食统计工作为政府正确决策,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粮价,保障有效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已逐步从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转变,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做好粮食供需平衡的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所有从事粮食收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09,(2):14-17
聂振邦强调,2009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齐鲁粮食》2006,(5):23-24,25
2005年,我们始终把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粮食事业发展的新机遇,着力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改革,在实践中扎实推进改革,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地方储备粮管理和粮食购销服务、产业发展、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促进粮食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