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棋琴书画,乃古人必习之功课;吟诵赋诗,实学士皆专之技能。唯江凌云《诗书史话》一书将书法与诗歌特别提出,将二者之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可谓无功。要了解中国,要把握中国文化,要得知中国人之心态、意志与精神,不可不知中国之书法与诗歌。此二者乃中国之国粹。书法古时与图画并列,是认为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书法乃汉字书写时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汉字是方块字,笔画繁富;毛笔毛柔细软,正因为此汉字书法可以变化无穷,演化出许多奇妙的图画,生成最为美妙的图画,以供人欣赏。书写汉字,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实因汉字的发明,乃…  相似文献   

2.
中书法运行的方向,为众多书家所关注,有关此问题的讨论也都各执一词,其中有人认为“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并因而提出宁丑勿媚的认识和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是有害的。中国书法应遵循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其运行要努力使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趋于完美,同时致力于书法笔力的锻造,不为传统思想所囿,自觉融入时代的发展,学人之长,补已之短。  相似文献   

3.
《经济改革》2011,(1):5-5
近日,在网民的要求下,日本女优苍井空大秀汉字书法,用毛笔书写了“不挂科”、“给力”之类流行语上传网络。当她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出现在网络上时,很多网民自愧不如。有网民评价说,在现今的中国学校中,要找出能够写出这么一手汉字的学生似乎已经很难了。  相似文献   

4.
花聚会 《经济论坛》2014,(1):F0002-F0002
正中国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艺术。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是真、善、美,这是她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决定的。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光明大道。真、善、美是中国书法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岩洞或器物上刻划象形符号,摹写自然万物,这些介于文字或图形之间的契刻符号则是原始书画的萌芽。书画同源而分流:随着劳动、生活的复杂化,简单象形符号,既不能快速记事,也满足不了更高的审美要求,二者逐渐分离发展。更趋形态逼真细腻的摹写发展为绘画艺术;而更趋简化的线条刻写符号,逐渐发展为古象形字。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汉字创造时说:"仰观魁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蔡邕则概括为"书肇于自然"。清人龚贤认为书画"与造化同根,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上古书法的隆替与衍变是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壮观的一目。但当我们把书法的材料工具与艺术相结合,将之作为应用某种格局而存在时,书法的材料之美也被赋予一定的历史观念,这一单纯的物质美即被扩大为书法作品整体的形式美。笔者主要就上古时期的书法作品加以列比,论述书法的质地与线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克纯 《时代经贸》2013,(4):177-177
汉字之美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顺应时代的发展,历史赋予我们设计师对汉字作为信息化符号外的再创意的使命。解析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装饰体汉字的应用;(2)书法体汉字的应用;(3)解构体汉字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阐述时间的物景表现:将园林空间意识纳入时间进程,展现植物林相之美、建筑造型之美和山水天然之美;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天合之境三方面详述时间的意境表现:时间丰富园林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作用于万物的自然神来之笔,与自然天合共创。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在理解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科学性的补充和修正,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的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舞蹈来源于生活,美也来源于生活.笔者从舞蹈的艺术特征与美的本质及怎样认识美,从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等方面,论述了舞蹈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的、逐渐积累的过程.在高校舞蹈教育工作中,发挥舞蹈功能的美育作用,从不同角度认识美、感知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使舞蹈在实施美育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书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双重性,即相互交融与渗透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而这种相互交融和渗透,是以文字为载体以线条为语汇的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多样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以及各种书体发展完备,笔法的精熟,书法进入了艺术的自觉期,成为真正独立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