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粮食综合产能,近几年中央以土地综合治理形式对黑龙江省进行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并把围绕"两大平原"开展的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列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黑龙江垦区作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区,是全省田间水利建设和大中型灌区土地整治的重点,因此,黑龙江垦区承担的土地整治建设任务重,项目资金量大,2014~2015年,垦区要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建设任务占全省的30%左右。如何加强垦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维护财政预算严肃性,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是垦区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归纳总结,针对如何开展土地整理项目专项审计,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克山县抓住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改革和"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把解决规模经营资金需求大和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了一条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东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克山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国家创新土地规模经营制度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推进县。近年来,克山县把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做环境,银行做产品"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了一条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创新金融服务主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下简称"两大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腹地,是我国黑土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耕地面积1.62亿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13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现代农业和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块试验田。2014年6月,"两大平原"地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黑龙江省积极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两大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再一次走在了深化农村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这是国家首次开展的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给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现代农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推进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重点,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机制创新,总结并探索出了"以土地人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为载体,以生产合作为纽带"的现代综合性合作社模式。2015年,全省综合性合作社发展到1224个,成员22.9万户,入社土地1290万亩,代耕作业面积3292万亩,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整合涉农资金是改革发展大趋势整合涉农资金是问题导向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财政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大,每年都保持了一定的增幅。当前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迫切需要改变"撒胡椒面"的涉农资金使用方式,不让资金投向与实际需求脱节,确保支农成效。整合涉农资金具有非常明确的顶层设计。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提出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  相似文献   

8.
<正>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实现国务院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省委省政府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的目标,为先行先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现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征集的论文将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国家首次开展的专门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年初,《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已发布实施。这项改革试验对黑龙江乃至全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应该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在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洪河农场党委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安全食品基地和"一带一路"这三个高价值机遇为契合点。主动发力、保持定力、深处着力,充分发挥自身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场现代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效率高及天然自然环境与区位等优势,创新地采用"(提)高*(拓)宽*(延)长"的"立方式"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良农业品种、增加农业附加值、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式,扩大产业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配合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施,本文选取黑龙江省11个地区945份有效问卷,调查了对经济发展认知水平、劳动力素质、土地规模、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实测数据,借助SPSS19和MATLAB2013软件进行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设定评判标准,给出评判等级。  相似文献   

12.
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垦区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发挥"引领作用"寄予厚望。黑龙江垦区如何不辜负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期待,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建设"智慧垦区"是可选策略之一,本文就对建设"智慧垦区"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智慧垦区"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4日,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部际领导小组召开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讲话中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规定,准确掌握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摸清底数、深化改革提供支撑。要按照"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严肃查处涉农领域各类违规违纪  相似文献   

14.
<正>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实现国务院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省委省政府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的目标,为先行先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现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征集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在《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公开发表。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论文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农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黑龙江垦区这个"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些理论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加有力地推进垦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6.
《农场经济管理》2014,(7):11-11
<正>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实现国务院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省委省政府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的目标,为先行先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现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征集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在《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公开发表。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场经济管理》2014,(8):15-15
<正>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实现国务院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省委省政府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的目标,为先行先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现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征集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在《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公开发表。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实现国务院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省委省政府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的目标,为先行先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现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征集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在《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公开发表。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契机,推进统一政策平台下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重构,创新乡村更新的多元化实现模式。以土地整治促进乡村更新,需要在乡村规划优化、涉农项目对接、农民参与动员、社会资金整合等方面完善,以重建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20.
提升农业生产和粮食产能,是黑龙江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课题。本文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运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和粮食产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