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我国大规模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始于2006年。当年,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又陆续开展了城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存量建设用地整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体系。随着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近年来地方用地需求有所减弱,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工作也进入了调整适应期。整理的总量指标由不足到盈余,整理的类型结构由以村庄整理为主转向村庄、工矿、城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加上转型期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异常艰难复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存量建设用地既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也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后者则含三类用地:乡村企业用地,集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农民宅基地。当前盘活存量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盘活已经划入城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例如,北京市近年来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办法,实施了5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宅基地整理与村庄整治在不少地区推进得很快,其优点是节约了用地,为城镇发展和工业建设争取了用地指标.但工业和城市发展缺地,不能靠"拆村腾地"来解决,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也有很大潜力.城市建设缺钱,更不能靠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来筹措,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分享开发经营集体建设用地带来的收益,真正能够造福农民.  相似文献   

4.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简称"挂钩项目")主要是依据农村建设用地整体规划和项目区规划等,通过对项目区内村庄的撤并和用地布局的调整,对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利用,将建设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其核心是政府通过村庄整治和村民集中居住,把腾挪出来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其涉及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拆迁、安置、复耕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置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模式与管理的特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有落后更新型、低效粗放型、违法违规型、复杂综合型等。现实中,这些类型的存量用地往往同时存在,其功能亟待调整和重新开发。而从资金来源和管理效率的角度看,PPP开发模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模式。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中的PPP模式实现路径PPP模式运行机制。由于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过程的复杂性,导致项目中的PPP模式需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村庄粗放式外延发展,人均用地量不断增大。由于农民建房的传统习惯与宅基地行政管理的相对松散,农民普遍存在多占、早占宅基地建房的心理,围绕村边、路边甚至占用大量农田建房,造成村庄摊煎饼式的外延扩张,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迅速增大。村庄建设的这种扩张模式,导致村庄用地的粗放低效,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村内用地结构松散,集约化程度低。由于受传统农业及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传统村庄内部结构大多呈无序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无序状态未能改变。村民随意选址建房,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与住房…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立法历程进行溯源性研究,以及国外相关立法例比较研究,厘清宅基地使用权发展路径,结合现实需要,对宅基地使用权未来塑造指明方向。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空间权塑造实有必要,这将十分有利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破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谜题和释放大量农村建设用地存量资产的钥匙。研究结论:应结合社会现实和立法发展方向,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空间权塑造。  相似文献   

9.
李军 《中国土地》2015,(2):50-51
<正>近年来,城市房价高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日益发展,返乡建房的村民人数越来越多,使得农村宅基地供应日趋紧张。解决农村村民建房宅基地紧缺的难题成为目前农村建房工作的重要课题。宅基地紧缺的原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村民有权在本村本组获得宅基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建房存在许多困难。新增村民建房用地指标偏少。过去,村民建房用地指标比较松,导致存量宅基地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有序流转,是促进农村有限宅基地资源合理配置与集约节约利用,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辉埠镇东乡村在村庄整治建设中,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流转为抓手,实施旧村改造,先后置换和流转宅基地50余亩,建成规划小区3个,联片建设农民新房80多户,不仅明显地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建设用地与建设资金的双向良性滚动,实现了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明晰典型县域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区域空心村治理、宅基地优化利用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克山县村庄宅基地空心化以中度空心化为主,平均空心化率为14.7%,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耕地禀赋、贫困程度、居住条件、人口状况、耕地流转程度与经济水平是影响克山县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类型均为非线性增强,且贫困程度与耕地流转程度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即农业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依赖性较强,且对宅基地利用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结论:为优化类似于克山县的广大东北粮食主产区宅基地及村庄用地,应编制村庄规划,推动村庄布局优化与分类式发展,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集聚与空间重组;加快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这意味着可盘活的用地范围扩大到废弃的学校、办公楼等建设用地。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质上也放宽了利用的方式,即清单之外皆可为。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各地的积极性,让各地能够更加充分地从实际出发。所谓负面清单就是不能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能搞别墅大院、商品房。在宅基地方面,"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这一规定更加明晰了宅基地和农房的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进城、集中居住特征凸显,农村闲置宅基地存量可观、增量可期,盘活闲置宅基地对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价值。闲置宅基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而明晰入市的条件和风险,是用好、用足创新型政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空心村     
《农村工作通讯》2009,(5):48-49
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农村闲置用地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探讨中国农村闲置耕地、闲置宅基地、闲置二三产业用地的整理与再利用路径。结合乡村生态振兴的要求治理和修复受污染闲置耕地,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改善闲置耕地的利用条件,结合农业新业态整理和再利用耕地,是处置闲置耕地的有效路径;开展可复垦闲置宅基地的复垦工程,推进不具复垦适宜性的闲置宅基地的商业化利用和资本化进程,是处置闲置宅基地的有效路径;完善闲置二三产业用地的管理政策,发挥地方政府在处置闲置二三产业用地中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引导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科学地整理和再利用,是处置闲置二三产业用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存量建设用地复合利用是对现状未利用或低效利用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的一种形式,包括权属复合、功能复合与立体复合,复合利用能够显著提升存量用地再开发的多方面效益。文章基于对存量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创新探索工作突出的珠三角地区的调研成果,从产权基础-交易成本-利益配置的角度,分析存量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存在的困境;从为产权结构和确权方式提供法律保障、规划管控和土地管理更新、构建利益分配工具箱等方面,总结珠三角地区在存量建设用地复合利用方面的管理实践经验;基于分析总结,提出不同所有权属、不同用途和立体空间等复合利用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盘活利用存在的阻力,提出了构建调查监测体系、建立抵押融资制度、完善流转制度、鼓励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浙江省桐庐县的农村宅基地存在"无规划、乱审批、缺监管、未批先建多、建新不拆旧"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桐庐县出台政策、规范审批、强化监管、保障用地,最终实现了"3年~5年基本解决无房户、危房户"的总体工作目标。规划引领村庄建设桐庐县从严控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分配、节约利用宅基地资源。新规划的农民居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管理在规划计划、审批监管、流程退出等方面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使村镇建设规划与乡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住房用地专项规划;改进农民住房用地计划管理,采取建设用地置换的方式解决用地计划的不足;调整审批权限,严格审批管理;改进审批办法,夯实产权基础;逐步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宅基地管理政策,激励引导农民腾退多余宅基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各方利益;改革土地二元化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自1992年起,一直跻身于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上虞现有农村居民15.3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6160公顷,人均用地达120.6平方米。如果按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标准的上限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我市农村居民点多用了1054公顷土地,相当于我市6年的建设用地总量。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为农村宅基地"减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十分紧迫的任务。用地粗放,农村发展的"拦路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虞市农村居民点的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宅基地管理使用仍存在不少问题。上虞市现有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