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地安置作为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在改革强调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它亦面临着与现行法律秩序难以兼容的现实拷问。为此,当前亟待对留地安置实践经验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智识和公共政策进行法治化改造。未来应该在法律上明确留地安置的地位,构建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留地安置规范体系,完善留地安置的规范内容,统筹考量留地安置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关联。  相似文献   

2.
实行留地安置,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了较公正的权益分配.本文通过我国各个地区实行留地安置制度的实践,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现存的缺陷,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对和何完善这一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推动滨海新区高效、和谐稳定发展提出了若于建议.  相似文献   

3.
留地安置的基本模式及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地安置的基本模式从近年河南省部分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实际操作来看,留地安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留用国有土地。即根据城市规划的用途划出一部分土地,在办理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后,划拨或出让给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用于开发经营和发展生产。例如,洛阳市在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所谓留地安置,即政府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时,按照征地面积的一定比例核定指标,留给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留用地的开发经营,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带来长期收益或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安置失地农民,保障农民利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留地安置制度的做法及存在问题,为改革和完善中国农村征地制度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政策分析、案例分析。研究结果:留地安置的实质是在法律规定的补偿费用之外增加了一部分实物补偿,其实质是农民分享了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留用地的多种实现途径,经历了从实地到货币化的转变。虽然留地安置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方向正确,应从细节入手解决弊端。研究结论:对留地问题宜及早进行规范并明确规定留地安置的法律地位;从源头入手,在规划上预留农民征地后的留用地;虚化区位、固化权益,因地因时探索留用地的多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留地安置该如何有效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6月20日发出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留地安置被作为重要的农村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正式提出,肯定了各地把留地安置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实践经验。但是,留地安置在实施过程中因受到现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的制约,仍然有一些关键性问题影响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留地安置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地安置政策作为安置失地农民的制度安排之一,能够使失地农民更直接更持久地分享土地开发的成果,但从该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进一步完善。从法理上说,留地安置政策应当具备正当性与合法性,并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稳定、持续地保障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权。  相似文献   

8.
留地安置政策作为安置失地农民的制度安排之一,能够使失地农民更直接更持久地分享土地开发的成果,但从该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进一步完善.从法理上说,留地安置政策应当具备正当性与合法性,并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稳定、持续地保障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权.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中留地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情况看,留地安置政策尚不规范,留地安置中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浙江,留用地一般按征地面积的10%~15%返还,这块面积较大的土地浪费较为严重。如某个建设项目需建设用地100亩,村集体和农户留用地就需10亩~15亩,为此,在征用时必须考虑征用土地110亩~115亩,以满足留地安置的需要。有时,农户原来就有宽敞的住宅,现在分到土地又再建,成为一户多宅。有的农户不想建,留用地在短期内又卖不出,撂荒时间较长,浪费了土地资源,受损的是农民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村干部素质不高,使他们有机会利用留用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传统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与失地农民长期的生存权保障的利益要求相冲突。辽宁省的征地补偿实践迫切需要留用地安置制度的回应。在借鉴各地留用地安置补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征地补偿的实践,构建辽宁省的留用地安置制度,弥补传统征地货币安置补偿标准低、补偿显失公平的缺陷,缓解征地过程中政府与被征地农民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农民的长久生存权。  相似文献   

11.
12.
福建省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实践探索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福建省现有实物留地、留地货币化和货币换物业三种留地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相关主体意愿差异,本文提出创设留拨供地利用方式,其增值收益共享,赋予被征地农民选择权,并规范收入分配,实现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而旅游扶贫是为贫困地区提供"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据统计,我国七成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良好而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大多集聚其中。因此,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将"地利"转化为"红利",成为乡村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拟从资金筹集、扶贫对象识别、居民扶贫意识和能力培养及电商扶贫四个维度,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留地安置,解开"城中村"难题的有效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加快“城中村”经济发展,维护“城中村”合法权益,规范“城中村”用地管理,是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部分地区“城中村”用地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建立“城中村”留地安置制度,是解决“城中村”用地管理难、促进“城中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  相似文献   

16.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种业创新链各环节的相互协作、均衡发展关系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本文从种业创新链视角探讨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困境,揭示种业创新链价值“衰减”的特征及背后深层次原因,并在理论探讨科学与技术、政府与市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企业四类关系在种业创新链中的功能与定位的基础上,从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度竞争的国家种业创新体系,尽快改革现行种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多层次明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大型种业龙头企业方面,提出破解种业创新发展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王静 《中国农业会计》2023,(22):130-132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产权交易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各类产权交易数量逐渐增加,这给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然而,当前农村产权交易依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困境。本文在对农村产权交易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对目前农村产权交易面临的困境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以期为未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目前,其发展面临资金资源、可持续性、产权及管理制度、集体行动等方面的困境。必须加强制度完善和创新,整合公共政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稳步推进产权及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0.
所谓征地补偿留地安置,是在被征地范围内,按照一定比例规划留用相应数量的建设用地,交付被征地单位、村组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从而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生活.作为对传统的单一型货币安置的有效补充,留地发展在安置失地农民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