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江西省和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地转入户实施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行为显著降低了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概率;对于农地转入户来说,地权稳定性是影响耕地保护行为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农地转入合同的签订可以提升农户有机肥施用的概率,并且对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合同签订年限越长,越有利于农地转入户施用有机肥。本文为更好地促进耕地保护工作,有效促进农户在耕地流转过程中实施耕地保护行为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对于调动农户耕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对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及驱动力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之中,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将是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主流研究方法,时间序列的跟踪调研会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论文在对安徽省调研村庄耕地流转的基本状况、不同利益主体对耕地流转的意向、制约农村耕地流转的主要障碍、耕地流转的利与弊,以及促进耕地流转的主要举措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安徽省农村耕地流转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让农户敢于自主流转等7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供求关系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流转是农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需同时具备农地使用权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本文以粮田和菜田为例,对上海郊区农地流转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农地流转在供求关系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失衡状态,制约粮田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不足,而制约菜田流转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缺乏土地供给意愿,以致影响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有关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张承地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务农人员年龄、家庭人口总数、外出打工者比例、农户文化素质、家庭收支比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对农户耕地流转有显著性影响,并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流转农地用途变化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2002—2007年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特征,揭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为严格流转农地用途管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流转农地用途变化驱动力主要为农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地方行为驱动;制动力主要为耕地保护政策和农地流转管理制动。研究结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是驱动力与制动力的共同作用。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7.
在“三权分置”下,随着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以及提升耕地潜力的迫切需求,由土地流转形式及其合约产生的经营权稳定及其耕地保护效应值得探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通过构建基于耕地质量保护投资的动态优化模型,运用双栏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非市场化流转所体现的经营权不稳定确实阻碍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投资;(2)与不确定期限、零租金农户相比,确定期限、非零租金租赁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投资的可能性和程度更大;(3)有限理性可能是制约较长期限租赁农户选择耕地质量保护投资的潜在调节因素,但农户若进行相关投资,转入期限越长的农户会进行更多的保护性投资。因此,为发挥土地流转的耕地保护效应,应采取措施推动正规的市场化流转,破解农户的有限认知难题,缓解资金约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地流转引起了耕地的用途变化,导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对耕地的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立足于重庆市忠县农地流转的实地调研、对忠县2002~2007年农地流转中耕地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土地流转中耕地用途管制,加强农地流转中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社会与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耕地等级划分为基础,对耕地进行估价,从经济价值方面实现对耕地的量化与评价。只有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定价,才能够为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提供保障。笔者研究了自然因素对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指出了自然因素在土地流转中对价格的影响机制,在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上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介绍了耕地地力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包括不同地力等级耕地的自然属性差异、产量和收益差异以及价格差异。在土地流转中依据耕地等级对其流转价格、流转之后的作用进行确定,为土地流转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最后以芜湖市为例,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分析,并对耕地流转和管理提出对策与建议:第一,指出缺乏合理的土地价格机制和耕地估价参考标准是土地流转过程中最大的问题;第二,迫切需要耕地质量等级更新和评价;第三,缺乏耕地地力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此研究,需进一步深入,不能仅限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应多研究耕地地力在土地流转中的各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为顺利推进压煤村庄搬迁提供途径。研究方法:资料综合分析法、对比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压煤村庄搬迁与"挂钩流转"政策相结合时存在4大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压煤村庄搬迁与"挂钩流转"政策相结合是可行的。但应适当放宽周转指标归还时间和对耕地数量质量的要求,优先开采能复垦出耕地的村庄下的煤炭资源,尽快归还挂钩周转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