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食业是家族成员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控制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企业发展很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有80%是家庭企业或泛家庭企业,他们大多采取家庭式的管理和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诠释了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在家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创建家族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家族式企业作为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创新力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家族企业已表现出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端以及“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的怪圈也困扰了我国的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论述了中国家族式企业的现状以及现阶段限制家族式企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和变革。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在当代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已越来越为各界所关注。目前中国私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企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态和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概念的界定,对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的存在效率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家族企业的存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体系中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存在合理性,最后通过制度层面的分析,归纳出我国家族企业发展演化的一般路径,即从家庭企业、家族企业、泛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这样一条基本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家族式企业作为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创新力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家族企业已表现出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端以及"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的怪圈也困扰了我国的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论述了中国家族式企业的现状以及现阶段限制家族式企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和变革.  相似文献   

7.
一 家庭企业的生命力很强,但生命周期却很短。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有70%的家庭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也差不多:“所有家族企业.只有15%的企业能延续到第二代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平均寿命很短。掘统计,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式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有60%的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岁。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家族企业的寿命很长,有的有活到几百岁迄今还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琼 《经济论坛》2006,(1):86-87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很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有80%是家庭企业或泛家庭企业。目前的家庭企业不仅逐步走出了粗放型的积累阶段,而且不少家庭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公司和资本大量涌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但在生命周期上却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则更短。本文阐述了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指出家族企业存在人才瓶颈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在缺陷。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向公众公司演进,并就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但在生命周期上却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则更短.本文阐述了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指出家族企业存在人才瓶颈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在缺陷.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向公众公司演进,并就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勇 《经济前沿》2005,(2):99-102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但在生命周期上却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我国家族企业的寿命则更短.本文阐述了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指出家族企业存在人才瓶颈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在缺陷.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向公众公司演进,并就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孟华兴  陈松 《经济论坛》2007,(19):62-63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提出 1.家族企业的界定.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500强中有40%的企业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我国中小企业的80%是家族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了经济增长额的60%,家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文化已成为家族企业获取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之一,但目前中国家族企业普遍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忽视或认识不清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管理哲学与中国家族企业文化之间的渊源,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企业类型,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美国家族企业占96%,创造美国64%的GDP,雇佣美国劳动力50%以上;意大利的家族企业高达99%;法国90%是家族企业,且家族企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65%。在亚洲,除中国大陆之外所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家族企业都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家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的90%为家族企业。中国家族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无序到规范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族企业发生发展的阶段性,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家族企业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弊端入手,探究完善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一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结构理论:委托-代理制。  相似文献   

16.
制度创新与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军 《经济师》2004,(1):187-187,189
家族企业要长期保持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在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制度创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具有家企合一特征,在企业创业阶段,企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极低的监督成本和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各国,家族企业在数量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据统计,美国的家族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6%;在意大利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比甚至高达99%。在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中,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的主体,更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流。但长期的以家庭、亲缘关系维系的管理经常和现代管理形成对抗与冲突,因此,科学地分析与解决家族企业管理的弊端,引导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林秀心 《时代经贸》2012,(14):125-12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一段时问,这期问,我国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不少家族企业都出现了经营困难。本文以金融危机对家族企业的影响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分析全国家族企业的状况,从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及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安踏集团作为案例分析,为家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瑞君  闫军 《经济师》2004,(1):178-178,200
文章通过对家族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认为家庭企业实行职业化管理是既能保留家族企业凝聚力 ,又能发挥制度优势的一种理想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在我国广泛存在着。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几乎各地各种类型的私营企业都存在家族管理的倾向。无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无论是规模较大、管理趋向正规的企业,还是规模不大或刚从小手工作坊脱胎出来的企业,家族型管理都比比皆是。因而,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一、我国家族企业的特点我国的家族企业大多是在原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家庭或家族经营的色彩非常浓厚。近年来,一些家族企业虽然也逐渐采取了股份公司的形式,但仍然没有脱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