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定义,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分为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又可分为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本文阐述的是“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中利息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由于具体投资时间及债券发行者规定的付息方式等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同为债券投资利息,但进行账务处理时,利息可能计入投资成本,也可能形成短期债权计入“应收利息”。   因此,如何区分债券投资中的“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对债券投资的正确核算意义重大。   区分“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基本原则为:按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另外,对于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也应视付息…  相似文献   

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 ,易变现、并且意图短期持有的投资 ,归为短期投资 ;不易变现、且意图长期持有的投资 ,归为长期投资。这两种不同目的的债券投资 ,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 ,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作简要比较。一、购入债券的会计处理购买债券时 ,债券的入帐价值为购买成本 ,包括支付给发行企业或证券商的购买价格 ,也包括在购买过程中支付的税金、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也即是为取得投资所支付的全部价款。如属购入分期付息 ,到期还本的债券 ,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作为应收项目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已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但准则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 ,长期债券投资成本中是否应包括实际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第二 ,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计算公式(以下简称公式一) :债券溢价或折价= (债券投资成本 -相关费用 -应收利息 ) -债券面值 ,用“应收利息”这个词来描述是否合适?第三 ,投资准则指南中的例15等于投资收益的计算是否正确?第四 ,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事项 ,投资准则中未对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应在“长期投资”总帐科目下设置“债券投资”和“应计利息”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来核算。当企业购入长期债券时,不管是平价购入、溢价购入还是折价购入,都按实际支出记入“长期投资———债券投资”帐户,而当摊销溢价或折价...  相似文献   

6.
一、实际利率的本质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融资租赁中承租人或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要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除此之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企业发行债券时确认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企业进行长期借款时确认的“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项目也均要按实际利率法摊销。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简称“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相似文献   

8.
企业购进债券进行长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的债权利息,按规定应构成长期债权初始投资成本,并在长期债权投资中单独核算,即通过“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核算。如果企业购进的是到期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按目前的规定,未到付息期的利息先在“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单独核算,待该项利息实质上形成一项债权时,再转入“应收利息”。笔者认为该处理有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长期债权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时将原来长期债权投资下的明细分类账户调整为“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科目进行分类核算。企业进行债券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息收入,多数投资者都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H。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核算主要涉及两个明细分类账户:“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开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投资的环境和方向,各种类型的债券也成为企业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债券投资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短期债券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易变现、并且意图短期持有的投资,归为短期投资;不易变现、且意图长期持有的投资,归为长期投资。这两种不同目的的债券投资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一、购入债券的会计处理购买债券时,债券的入账价值为购买成本,包括支付给发行企业或证券商的购买价格…  相似文献   

11.
公司债券都规定有付息日及利率,到付息日,发行公司按债券的票面价值及利率支付全期利息。尽管债券可以在某个付息日发行,但举债公司可能预计市场利率有下降趋势而有意推迟发行,或投资不一定在付息日向举债公司购买债券,这就出现了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发行债券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投资应得到第一期利息收入,仅为购买日至第一个付息日之间的部分,也即举债公司在向投资支付第一期债券利息时,应该扣除发行日至实际出售日期间的应计利息。但实际上,发行公司总是定期按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定额支付利息。正国为如此,对于第一期债券利息的调整,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售出债券时将投资不应得的利息,即发行日至实际出售日期间的利息,加至债券的价格上,由发行公司预先向投资人收取,到第一个付息日,再以支付全额利息的方式,退还给投资人。发行公司向投资预先收取的应计利息,在发生时应亡入“应付处处”账户。  相似文献   

12.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行的债券主要有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两种。下面笔者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为例,就此问题谈谈浅见。   一、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是指企业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该部分利息实际上是企业暂时垫付的资金,是一种短期债权,所以无论企业购入该债券作为短期投资,还是作为长期投资,均应作为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待实际收到该部分利息时再冲减“应收…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笔者认为,对各期投资收益的计算,分期付息情况下上述会计处理正确;但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上述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中T型账户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及缺陷《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对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的应收或应付利息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应计利息有关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及缺陷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对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的应收或应付利息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应计利息有关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会计制度一般都规定,企业溢价或折价购入债券时,若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债券利息的,将这部分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帐户,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帐户,贷记“银行存款”等帐户。这样,...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债券推迟发行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拟对此作一分析。一、推迟发行债券的核算要点推迟发行债券会计处理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以下两个方面:①发行价格。债券推迟发行时,其发行日价格应该比原定发行价格高。因为付息日企业应付利息金额没有变化,但企业占用资金时间缩短,债权人会少得到推迟期的实际利息。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