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当今社会的最强音符,它为全党、全民指明了近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企应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因此,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壮人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氛围中,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如何结合行业特点来构建和谐会计是有待研究的问题0本人认为,管理创新尤其是财务管理创新是当前构建和谐会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5年2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刘德明 《商业企业》2007,(3):33-35,3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应对这道课题,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是解放思想的三十年,是解决生产力和发展生产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三十年,是逐步建立和谐社会的三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纲领性的文件。  相似文献   

8.
最近,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富强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会计工作,包括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因为和谐的会计环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保证。所谓和谐的会计环境,是指能够确保会计行为合法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也就是能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社会环境。会计工作环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会计环境不和谐,会直接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认真学习中央件,全面改善会计环境,做好会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等重大问题,做了深刻的阐述,并对到2020年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了总的部署。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历史责任,扮演重要角色,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历史重任的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陈艳 《现代商业》2007,(10):162-1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必须力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企业不可能自发的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章猷才 《消费导刊》2009,(2):238-23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规律,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和谐。而在最近几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日益上升,由于我国法律对有些纠纷的处理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该类案件已成为法院审判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对土地承包合同的审理及其签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拓展。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弄清楚,构建和谐社会对工商机关的要求是什么,工商部门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以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工商机关的基本职责进行重新认识,即工商机关不仅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服务经济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检验检疫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加快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更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先进的文化土壤。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检验检疫系统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检验检疫文化”这一新概念,尝试通过“文化之力”来探寻全面发展的源泉与持久动力,实现并推动检验检疫事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将检验检疫文化臻于完善,进而成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和谐会计对于发挥会计职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明确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且强调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在此前提下,明确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九大目标和任务、六项工作原则和五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可以预计,一个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热潮很快就会在中华大地上兴起。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审计担负着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政府效益审计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即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