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外部压力的增大和内部实力的增强,中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自身发展的课题之一,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程度测量的研究亦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当前6种具有代表性测量模型的研究内容和完备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只有在借鉴现有测量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模型,才能科学衡量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程度,促进旅游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宇 《旅游学刊》2011,26(8):8-9
目前,从出境旅游者的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排名世界第4位。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规模已经为中国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有的出境旅游发展水平上,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开展已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3.
资产经营——旅游大型企业腾飞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经营———旅游大型企业腾飞的必经之路□王坚旅游大型企业,是指那些经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资产含量较高、在全国及全球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集团,旅游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资本经营、跨国经营、规模经营、多元经营和规范经营五大基本特征。国际上大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沈涵 《旅游学刊》2011,26(7):6-7
中国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客源支持,根据国际生产理论中的所有权特定优势理论,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为本国的旅游企业对外扩张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具有特定优势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5.
旅游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初探□燕兴郝建明目前,外国跨国旅游集团携巨资大举进军中国旅游市场,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鲜明特点。中国旅游企业要与之相抗衡,也必须组建实力雄厚的大型集团,这已成为理论界、实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识。而且,国内旅游企...  相似文献   

6.
杨军 《旅游学刊》2006,21(6):65-68
中国出境旅游的高增长和高消费现象引发了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讨论.本文通过与"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一文作者的商榷,认为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补涨"性质;出境旅游消费存在"虚高"现象;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跨国经营是克服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马波  寇敏 《旅游学刊》2006,21(7):24-28
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旅游双流格局渐次形成,是当前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出境旅游发展会改变国际旅游收支关系,但是,即使出现旅游赤字,也不一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出境旅游发展会刺激中国入境旅游增长,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当前,政府无需对出境旅游加以直接规制,但需要采取多种跟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到海外去办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理论界人士认为:跨国经营是外向型经济的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和阶段,企业大规模的跨国经营是现代化经济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经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企业跨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内生性视角下的多元化与旅游企业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数十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就企业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现有研究工作在解释两者关系时并未得到一致性的结论,同时,现有相关研究也很少以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因此,文章选择具有“天生”多元化经营动机的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测度其多元化经营程度,并采用内生性视角探讨多元化经营的内生性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旅游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指导.文章通过严格的数据筛选,选取大陆15家旅游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资料,用收入熵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用ROA衡量企业价值,采用STATA软件进行面板回归及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规模、公司成长性、企业价值与股权集中度对旅游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证明了多元化经营的内生性;在外生性视角下,旅游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存在3%左右的多元化溢价效应;在内生性视角下,旅游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溢价效应在6%左右.  相似文献   

10.
旅游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具有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本文以2001-2006年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多元化经营的旅游企业在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未多元化的企业,二者在现金流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多元化经营带来了正的经济后果,即多元化经营提高了企业业绩.上述结果的发现与旅游行业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企业多元化可能形成的范围经济、协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熠 《旅游学刊》2012,27(2):72-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颇受西方管理学界重视的一个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理解和管理"现代企业"的工具.旅游业关联性强的性质决定了旅游企业必定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管理研究中的引入、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以及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作出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类型与旅游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3~2010年17家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比例作为多元化类型的代理变量衡量相关多元化程度,以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价值,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哪种多元化类型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企业价值,以及哪些因素影响旅游企业多元化类型的决策选择。实证表明:股权集中度、企业价值对旅游企业相关多元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比例、资源可转移性、公司规模和公司年龄对旅游企业相关多元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外生性视角下,相关多元化对旅游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存在2.6%的相关多元化溢价效应;在内生性视角下,相关多元化对旅游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相关多元化溢价效应为9.7%。  相似文献   

14.
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自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先后通过选取南昌和成都各10家旅游企业作样本,对221名大学生员工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中旅游企业责任和大学生员工责任均由规范遵循、人际关系和发展需要3个维度构成。三维结构的结论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心理契约的内部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旅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重复博弈——以海南旅游业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饶勇  黄福才 《旅游学刊》2006,21(6):33-38
由于旅游服务产品质量的信息在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这就使得劣质旅游企业对优质旅游企业的逆向淘汰成为可能.本文以海南旅游业为例,分阶段对旅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重复博弈问题进行了探讨,系统论证了劣质市场均衡出现、维护和强化的条件和成因.  相似文献   

16.
从感性规划向数字规划进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承照 《旅游学刊》2001,16(6):57-60
本文针对我国旅游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数字规划的发展构想.论文认为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其最大特点是缺少独立的技术手段和独立的理论基础.数字规划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规划,以数字和图纸为语言,阐述旅游分析与规划思想,使规划具有一种尺度感.数字规划的核心是建立以市场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参数、旅游指标体系和策划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ilience of vulnerable tourism sectors to disasters in a period of global change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coral reef tourism industry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hocks.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why enterprise resilience is central to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for economic, socio-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asons. It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ecological and social resilience to that of enterprise resilience. Using scenarios and interviews with key enterprise staff, the study contrasts the levels of resilienc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reef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enterprise resilience in Phuket, Thailand, following the 2004 tsunami and the 2008 political crisis. Informal enterprises reported better financial condition in a crisis scenario and higher levels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form of government, family and community support than formal enterprises. Formal and informal enterprises both enjoy high lifestyle benefits from reef tourism, which supports resilience. Most formal enterprises had part foreign ownership/management (61%); no informal enterprise had any foreign ownership or management. Management policies supporting reef tourism should consider local nuan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festyle benefits for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enterprises, and take steps to enable enterprise flexibility and cost-cutting during crises.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经济特区和新兴城市 ,深圳旅游业近年来取得很大成就。本刊记者通过对该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考察采访 ,揭示出深圳在发展旅游方面的许多独到之处。着重体现为积极挖掘创新旅游资源 ;在旅游行业管理上既严格管理又切实为企业服务 ,充分营造旅游大环境 ;旅游企业充分依托市场 ,引领消费时尚 ,满足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依绍华 《旅游学刊》2003,18(4):47-5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投资开发大型旅游景区,并且主要以获得景区经营权的方式入主景区。由于国家对此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使投资者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对资源的长远维护,使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投资开发景区遭到质疑。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