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卫 《经济论坛》2005,(21):78-80
浙江省是一个中小企业大省,在浙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贡献不容忽视,比如近几年浙江出口额的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浙江经济又是典型的“块状经济”或称为专业化产业区,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以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企业之间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同时,在产业群内不同企业可以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何俊峰 《经济师》2008,(4):35-36
文章从分工理论的历史发展入手,分别论述了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对其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在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原理.在理论上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路径;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产业网络的概念及构建工业园区产业网络的意义工业园是许多工业企业在某地聚集的区域,这种聚集或是政府为发展区域经济事先划定一块区域,然后再引入企业而形成;或是企业基于该区域的某种资源优势自发聚集。无论哪种形式,它都是一种资源高度聚集的工业化载体,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工业园的发展,主要是利用了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通过产业集聚功能形成产业生产网络体系,更是园区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拓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产业网络既包括产业链条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商之间的合作网…  相似文献   

4.
顾犇 《生产力研究》2012,(2):45-46,139,261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活动突破地域限制、向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进一步延伸,企业总部和生产环节逐渐分离,通过区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挥专业化分工和地区合作形成的集聚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范围经济效益。因此,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深化和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效应,区域经济是总部经济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区域分工是现代经济十分突出的特征,其实质在于,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产品价值,以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经济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分工格局经历了由“均衡”—“非均衡”—“均衡”的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并非由原始起点又回到原点的过程。我国实行“均衡”发展战略的转折点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途径是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基本目标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6.
王星  王雷 《经济论坛》2008,(4):8-10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的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集群的出现,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更大的群体之间,它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实现了集群内众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源要素整合,重塑了竞争形态.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力配置的一体化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要发挥京津冀区域整体优势,统一规划,寻求产业的合理分工。在谋划“十一五”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各自的主导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促进三方加快发展的机制。从合理的分工角度,河北应努力提高第一产业产品的档次、质量,特别要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成为京津重要的农副土特鲜活商品的供应地。在第二产业产品结构和产业链上,可以谋求作为京津主导产品、高科技产品的配件生产基地,为京津做好配套服务。各地区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应地要建立起一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链,培育形成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在区域主体产业分工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8.
分工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是区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从分工理论的角度看,分工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内互补性产业的共生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是区域内产业分工的效应体现。同样,基于价值链分割的合作性生产分工及其产生的专业化效应,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互动发展机理。  相似文献   

9.
唐志良 《经济师》2005,(6):17-18
企业集群是在现行条件下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可行的经济组织,文章首先对企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和县域内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与分析,然后从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区域品牌的形成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以及小城镇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企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最后强调了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中准确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分工组织形式——企业社会性分工或企业网络分工应运而生,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企业社会性分工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局限于一个企业,甚至不再被局限于一个国家,而往往是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数百乃至成千上万家企业结成分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1.培育企业集群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力。企业集群通常是指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产业集聚,促使企业之间形成细密的分工,形成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生产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通过企业集群的积聚力量,吸引技术、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向优势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特定产业的企业或以某一方式相互联系的企业共同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空间集群或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群构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的众多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围绕核心产业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密切,各个生产单元高度集聚,可以产生较高的集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振兴的经济发展主轴线和新的经济增长带,未来最终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四盟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必将会对周边地区及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中小企业群是指许多中小企业为实现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作用的集合体,在现实经济中,它们通常集中于同一或相邻区域,分享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利益与外在经济的好处。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由于群集效应的存在,中小企业群的出现对地方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经济效应,这些效应表现为竞争所产生的效率、企业聚集所产生的外在经济与范围经济及专业化分工的利益等。  相似文献   

14.
"飞地"型城镇的概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飞地”型城镇的概念。“飞地”型城镇是指,在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中的“飞地”区域里,由于“飞地”的特殊性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城镇类型。这种城镇类型的形成发展,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中经济相对发展的区域。这就是说,在周围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于该地的“飞地”型区域内,拥有着某种或某些丰富而特殊的自然资源,但在很长的时期内,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资源没有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这些区域因而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人类逐渐发现这些资源,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或法律的支持下,开始将某种或某些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启动,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形成,对中国经贸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区域内分工专业化程度加深、投资环境将有明显改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更加活跃、抗风险能力也会有效加强.但外向型企业中,低附加值企业面临更强竞争,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不确定性风险不减.企业需对其他缔约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网络分工组织的效率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是劳动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劳动分工形式即企业网络分工悄然出现,网络分工组织及其具体形式的变迁备受关注。所谓"企业网络分工",即若干家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或产业领域(产业内部或产业之间),以某种或几种联系方式组成相互依赖的企业簇群,进而合作生产某种最终产品的劳动分工形式。企业网络分工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与企业分工相比,它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最终产品;而企业分工则是在企业内部完成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最终产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02,(1)
工业内部各行业、各企业逐渐分离 ,形成新的行业和企业的过程 ;也是同类产品的分散生产趋于集中生产 ,变小批量生产为大批量生产的过程。工业生产的分离和同类生产的集中都是专业化过程的表现。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原来的部分分离出许多新的独立的工业部门。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基本形式有 :部门和行业专业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和技术后方专业化、辅助生产专业化。工业生产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分工是区际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要求在空间的具体体现,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区域分工形成的客观基础是区域差异和对大区域整体利益的追求,即利益是驱动区域分工合作的根本动力。就安徽融入长三角对策选择的问题,应用博弈分析的原理,分析区域分工的动力机制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竞争和分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明森 《发展研究》1995,(5):19-21,18
在现代经济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中,大型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大型企业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规模效益优势。一方面大规模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生产流程的专业化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 (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 )并组织对用户的送货 ,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它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 ,因此 ,逐渐成为现代化物流的标志。1、配送中心功能及作业流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一个生产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除了一些主要部件自己生产外 ,大多外购。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或配送中心提供 ,以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不仅可以进行集约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