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银行信息化正处于银行自动化、银行网络化建设阶段。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到达了一定的规模: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基本形成了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同时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迅速。同时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挑战: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标准无法统一;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应用的滞后等。促使我国银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使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朗化:积极推进数据集中和应用的整合;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建立数据仓库;加强对管理体系的改革;加强对信息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之路走过了20年,实现了信息大集中、运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电子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从银行信息化走向信息化银行,即在银行信息化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融汇、贯通,促使银行业经营管理产生根本变化。具体说来,就是要集中、整合、共享、挖掘。一要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实现业务集中处理,最终达到经营管理的全面集中和集约,使银行在业务量快速增长、业务复杂性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业务运营的高质量、高效率,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二要按照统一的信息技术架构将银行内部各管理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互联互通;三要突破信息传导和查控的限制,提高可用性和易用性;四要对银行或者企业非常需要的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进行收集、储存和处理,进行挖掘和归纳性梳理,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判断市场,发现价格,评估风险,配置资源,提供决策支持。中国银行业应在全球银行业剧变之时,为银行信息化建设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今天,中国银行业已具有较完整的前台业务处理系统,并正在进行数据大集中。然而,国内银行尚缺乏强大的后台支持管理系统;而这又正是中国银行业全面管理集中、全面成本控制、全面风险防范、全面客户服务和全面面向未来所必需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银行业在基本实现电子化之后,将进一步迈向信息化(利用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并最终实现知识化(利用数据挖掘和管理学及金融学模型,从信息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以优化管理决策)。一、成熟的解决之道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前台有余无集中,后台不足无支…  相似文献   

4.
目前,党中央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即将实施,由此引发了公共产品福利的均等化,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使得银行由存款单相竞争纷纷向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转型。所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张农商)必须进行家庭金融建档,成本最小化,优化整合各类信息,便成为该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但是,ERP、CRM等软件应用系统项目开发周期长、部署风险高、成本投入太大,使该银行决策者望而却步。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又为该银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已相对完善,也逐步完成了对商业银行数据的大集中,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银行比较起来,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不管在运行的效率还是综合程度以及服务的水平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其信息集成与风险管理和金融的创新能力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能各方面都尚待提高。本文主要就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建立基于小型机存储集群平台实现CIQ2000系统大集中,以利于后期检验检疫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开发.福建局在构建信息化平台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小型机实现福建全省数据大集中的技术路线获得成功,积累了有效的应用经验,为下一步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和"大通关"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应用过程的分析归纳,将促进在新的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开展软硬件应用方面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银行电子信息业务的发展,使银行业各类客户的经济活动方式和地域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支撑网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对银行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响应速度、备份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银行数据大集中是大势所趋,SAN存储架构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浅谈SAN存储架构对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天,中国银行业已具有较完整的前台业务处理系统,并正在进行数据大集中.然而,国内银行尚缺乏强大的后台支持管理系统;而这又正是中国银行业全面管理集中、全面成本控制、全面风险防范、全面客户服务和全面面向未来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网商银行是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银行客户服务系统。网商银行在服务、资源整合、业务范围、成本、用户粘性五个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鲜明特征,其具有建设成本低,业务操作更具弹性的特点。网商银行从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中间服务三方面对传统银行产生冲击。网商银行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大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这使数据将会成为网商银行另一个核心竞争力。网商银行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小银行、大生态"的局面,与同业金融机构一起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些必定会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影响,同时促使传统银行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完成以及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各类面向服务、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同时,由于对应业务条线不同,导致各系统间相互独立,为用户使用和系统维护带来诸多困难.上述问题是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方法,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时代,零售银行利用新技术,通过对客户进行大数据的发掘分析,实现了对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全面渗透,且发展迅猛。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零售银行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自身海量数据价值,实现转型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09,(13):43-44
近年来,我们重庆市工商局将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强力推进,实现了全市100多万户市场主体上亿数据的大集中、大联网、大共享和大应用,全系统的数据准确率达到99%以上。我局在数据质量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国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产业迎来新一轮黄金成长期的背景下,函证中心等传统函证系统迎来改良契机。同时,国内人民币数字化的加快建设将对审计环境的造成影响。目前,我国银行函证作为审计中本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手段,却依旧存在弊端,包括函证成本过高、各责任方标准不统一、较难保持全程控制等,由此引发银行函证效率低下。因此,改良银行函证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发现,数字化人民币从技术上可以改善以上提及的函证问题,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能够弥补函证平台存在的机密性和准确性上的缺陷。本文的研究能为建设更高效的函证平台,构建更完善的询证流程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从管理模式、客户、风险、管理者、人才培训和外部环境等多角度分析了阻碍银行创新的因素,揭示了国内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进行大创新改革的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利用Internet网络系统搭建一个集中交易系统,与各大银行合作,将零散在网络各处的数据信息集中起来的新型证券经纪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是一家完全跟随信息化建设潮流的企业.那么在数据存储备份方面.企业的系统部署多半跟随了国内的大势.即由磁盘、刻录机、磁带机、自动磁带加载机进化到磁带库的选择.逐步适应业务数据大集中的需求。因此当前数据存储备份的重要工具—磁带库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科技开始引领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变革,尤其是和大数据、网络关系密切的银行业,其变化速度更是日新月异,在现代科技与网络的巨大影响下,中国的传统银行纷纷开展线上销售与服务以及金融场景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各家银行立足于服务个人客户的线上客户生活服...  相似文献   

18.
陶少卿 《现代商业》2014,(30):189-190
智能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大数据时代迅速到来,并已在金融领域渗透融合,信息化银行经营业态呼之欲出。信息化银行给内部审计履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也使其信息整合、视角独立的职能优势面临巨大的挑战,内部审计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将面临"边缘化"的困境。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业务处理方式,才是内审工作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探究“云+数”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实现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通过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云+数”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云+数”背景下为管理会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提出了基于“云+数”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进入新千年,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市场化发展非常快,相互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随着今年年底国内银行业对外资的全面放开,国际上的诸多大银行都将进军国内市场,与国内银行争夺人民业务和个人业务。国内银行不仅要面对银行数量增加客户分流的竞争,还要应对各银行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