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中不少小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与成长问题,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家关系是旅游小企业创办与成长的重要资本,而企业家是否有成长意愿则直接决定着旅游小企业的成长,但目前对企业家能力与关系如何综合对企业家成长意愿发挥作用尚不明晰。该研究基于对371位旅游小企业主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探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关系对旅游小企业家成长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家能力对旅游小企业家成长意愿既有直接正向影响,也可通过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2)企业家关系可调节企业家能力对旅游小企业家自我效能的影响,在关系水平高的情况下,企业家能力的作用更为凸显;(3)企业家关系也可调节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形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机制,即在关系水平高的情况下,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因此,旅游小企业要实现成长首先要重视企业家能力的提升,同时,需积极培育企业家关系以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平遥古城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和山西省著名的旅游品牌,记载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人类精神承载的依托。为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应协调好文化遗产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既需要考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标准,又需要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还需注重社会参与和持续监测评估,以达到文化遗产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基于此,文章简单阐述了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及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平遥古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凌 《旅游学刊》2007,22(10):76-81
本文回顾了现代旅游中"本真性"概念及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了"本真性"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所涉及的"本真性、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以及"本真性、怀旧与遗产旅游"等主要问题.文章指出,"本真性"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人们对现代旅游"好恶交织"的心理反映,揭示了现代旅游现象中的社会现实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旅游和旅游者概念的界定广为人知,不但旅游行业的统计数据来自其界定的口径,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学教科书也深受其影响.由于其准官方和国际组织背景,此前虽有一些学者指出了其概念界定的宽泛性会带来误解,但是无人对其做出系统分析.文章详细辨析了世界旅游组织拟定的统计性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梳理了相关文件对旅游、访问、旅行三大基本概念外延边界关系的界定和历史演变,指出这种界定虽然符合一定的经济统计需要,但明显有悖于常识认知和逻辑规律,阻碍了人们对旅游概念形成理性认知.它以“旅游”统计之名,行“旅行”统计之实,混淆了旅游、访问、旅行的关系,对人们正确理解旅游与旅行的关系带来干扰.依据这种口径统计出的数据,不能直接反映真实的旅游业和旅游现象,更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文章提出了符合常识认知与逻辑规律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认知方式,分别从旅行和休闲两个角度分析了旅游的内在属性与外延边界,辨析了旅游与旅行在三个层次上的关系,运用了纯旅游、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等概念来细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文章指出部分语词的汉语翻译错误加剧了旅游概念理解的混乱,对“visitor”一词长期被翻译为“游客”的危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原真性概念存在局限。即使关于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与Boorstin的“虚假事件”争论已长达近半个世纪,依然无法确定到底什么才是旅游客体的真实。建构主义原真性兼顾对客体和主体的讨论,在强调客体原真性的同时,也注重主体的感知和体验((2))。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存在客观的真实,旅游者只是在追寻与“刻板”印象或与旅游想象相契合的象征真实性((3))。旅游客体的真实与否由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等不同立场的主体共同塑造。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7.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文章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并对每一个主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余欣蕾  王珏  谢瑚 《西部旅游》2023,(19):79-81
<正>数字化背景下的体验旅游产品以数字化发展为依托,结合现有的旅游产品或新开发的旅游产品,融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视化交易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能有效地记录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稀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风貌,使旅游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对此,文章将数字化背景下的体验旅游产品划分为视觉层次、“视觉+听觉”层次、“视觉+听觉+触觉”层次,分析数字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丽梅 《西部旅游》2023,(18):54-56
<正>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法,选取2014—2019年云南省丽江市游客接待量为样本数据,构建丽江古城慢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并利用残差检验法检验建模精度,进而预测其慢旅游需求,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表明,构建的GM(1,1)需求预测模型适用于丽江古城慢旅游的中长期发展预测,未来五年其慢旅游发展趋势向好。同时,慢旅游发展应保持原真性,深化慢内涵;坚持文化底色,设计慢旅游产品;紧密联系当地居民,打造沉浸式慢体验场景。  相似文献   

10.
刘云婷 《西部旅游》2023,(24):58-61
<正>广西桂林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一直以山水闻名,而桂林艺术节品牌的塑造策略展现了旅游营销的新思路。文章依托自然山水打造多模态演绎和观赏空间,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重新构建传统山水旅游目的地的身份与形象,在此基础上理解形象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从图像、文字、声音、音乐等多个模态入手构建立体多元文旅新形象,赋予山水新的文化形态与价值,寻找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体,顺畅地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互动,进而开展有意义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推导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相应政策调节,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可以达到总体或局部最优水平,政府收取的排污费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旅游业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区进行实证检验显示: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同时存在正、负相关关系,低排污费率反而对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排污费率虽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却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投资与利率呈负相关,但治理污染的公共支出却缺乏利率弹性,这些研究结论为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青年群体普遍遭遇自我迷失与生存性焦虑的精神危机,经常出现身体在场但精神断联的状况。近些年,青年群体通过荒野徒步户外旅游活动进行本真自我实践,逐渐找到上述问题的应对之道。文章以河西走廊止语徒步活动为例,对18位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探索活动参与者在荒野徒步中的本真自我实践过程,并剖析了其中的关键性条件与内在性机理。研究表明:1)河西走廊止语徒步活动参与者成功完成了存在主义本真自我实践,这种本真自我具有多维结构,以包括身体本能与自我认知的内在本真自我为基础,在与自然、历史、他者紧密联结中又塑造出自然本真性、时间本真性、人际本真性组成的关系本真自我;2)参与者的本真自我实践经历了陷入自我怀疑、学会自我掌控、促进自我反思和建立联结能力4个阶段,是一个“向内看见自己、向外联结世界”的过程;3)身心挑战的荒野自然环境与功能断联的强行设置(断网与禁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真正为参与者创造了一个能够回归身心的行走环境,呈现出功能断联与精神联结的辩证关系。文章揭示了荒野徒步这类户外旅游与严肃休闲活动在当代青年应对精神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及过程机制,同时也扩展了现有研究对旅游世界与日常生活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旅游业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中国的旅游产业化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相应的,我国对旅游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也有许多空白。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探索。一、旅游产业化的涵义旅游产业化的涵义,一是描述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描述中国旅游业和加速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业势。由此,可以为旅游产业化下个定义: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一是指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指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发展并最终步入其中的业势。二、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实现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科学技术在解释某些旅游现象中的应用面,以期为旅游社会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与诠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旅游情境下个体的道德受胁能否促进其自然联结水平,是旅游者行为与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沿性话题。该研究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者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景(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指标,判断是否产生道德受胁;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道德受胁对自然联结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旅游情境下,道德受胁的启动范式存在边界条件,即成功启动道德受胁必须满足刺激材料中的道德行为涉及的是群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2)道德受胁不仅对自然联结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环境敏感性作为感性路径变量存在中介效应,而环境知识作为理性路径变量的中介效应不成立;(3)自我肯定不仅调节了道德受胁与自然联结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环境敏感性在道德受胁和自然联结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即当被试者的自我肯定被启动,个体在面临道德受胁时,其通过环境敏感性影响自然联结的中介效应消失。研究探究了道德受胁与自然联结的内在联系,为旅游情境下的道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春宇 《旅游学刊》2011,26(6):12-20
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我国旅游业博弈主体关系演进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引入演化博弈论思想,以"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为纽带,将"微观主体"微观层次的"突变"和"中央政府"宏观层次的"选择"连接起来,并以进化安定均衡的产生与打破这一动态过程来构建旅游多元动态博弈模型,以期丰富与完善旅游业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生态效率的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马勇 《旅游学刊》2017,(9):47-56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旅游生态效率视角探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还不多见.文章通过梳理生态效率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生态效率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测度.在回顾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与评价;第二,旅游生态效率在目的地管理当中的应用.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文章从旅游生态效率的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与研究时间段4个角度对既有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认为目前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表现为4个方面:(1)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对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至关重要;(2)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方法较为单一;(3)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空白点;(4)数据包络法、随机前沿法等的应用将使旅游生态效率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8.
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 --兼论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云龙 《旅游学刊》2003,18(5):47-51
本文通过比较会议与展览来界定会展业,通过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来区分会展业和旅游业,通过游客与参加会展的人群的比较来界定会展旅游者,通过会展活动中会展属性与旅游属性的比较来界定会展旅游。得出会展业与旅游业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但又关联紧密的行业;会展旅游与旅游业的会展多元化经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展旅游业是旅游业利用会展业的旅游属性和依托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形成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9.
编辑手记     
春天又一次来临,翻开新的封面,伴着油墨的清香,2009年第2期如期而至。本期刊载文章包含了节事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城市旅游、酒店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丰富的内容,值得细读。节会旅游的研究,有助于对节会的理性认识;旅游目的地节事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大型节事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节事对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等。从不同角度解析节事与旅游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理论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莹 《旅游学刊》2004,19(2):50-54
在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已有基础上,评述两个基本问题。从城市地域对城市旅游的限定上来理解城市旅游的涵义;从产业一城市理论、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理论来理解城市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最后提出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