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23,(14):55-56
<正>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以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在全省率先创办强村公司,大力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围绕资产盘活、产业发展、乡村经营、物业服务、工程承揽、劳务派遣等方面打造了强村公司六大典型模式。2022年底,全市已组建强村公司398家,覆盖行政村805个,分红近2亿元,分红额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10.6%,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85%。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最早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已与外资经济、民资经济和国有经济"并驾齐驱"——"四轮驱动"已成为吴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战略.2012年,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总资产达253亿元,村均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达846万元,超千万元村40个,全区农民收入达20060元,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38%,农民户均股金分红达3500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激活乡村资产资源要素潜力,通过“十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形成了多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2022年,全市77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36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规模种粮方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形式集中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4.
<正>一、泗洪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将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融合,取得了较大成效。2016年,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有233个,占村居总数的74%。实现经济总收入10590万元,增幅11.23%。其中经营性收入1298万元,占12.26%;发包及上交收入7821万元,占73.85%;投资收益7万元,占0.07%;其他收  相似文献   

5.
正亚平村是北海市辖区面积最小的一个行政村,是首批全国文明村,全村134户599人,辖三个村民小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超过6100万元,每个村民分红累计超过10万元。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达9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00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侨港镇亚平村顺利召开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届股东代表第一次会议暨成立大会,完成了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岁末年尾,重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有分红的喜讯传来:几天前,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全村1311人领取了26.76万元集体经济分红,拿到“过年钱”,大家高兴不已;再过几天,涪陵区马武镇白果村村民田茂连即将第6次收到“分红钱”,通过出租固定资产,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08人,每年都有稳定分红。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下,  相似文献   

7.
据对全国719799个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情况统计资料的分析,1998年全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改前几年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呈现一定幅度下滑走势。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下降199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3022亿元,村均42万元,比上年49万元减...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是浙江省嘉兴市启动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的伊始之年,秀洲区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对转化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多元探索。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村级经济总收入11130.05万元,比2012年增加838.02万元,增长8.14%,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6.78万元。被市锁定的经常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42个薄弱村中,有26个村的经常性收入超过30万元,薄弱村转化率达到61.9%。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淮安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平台管理的1437个涉农村居,共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9.25亿元、村平64.4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50万元的村,占比分别达86.08%和44.95%。收入来源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来自经营、发包及上交、投资等三项收入6.63亿元,占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的71.67%,较上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三项收入比51∶41∶8。  相似文献   

10.
正合阳县地处陕西省东部渭北高原,辖12个镇(街),2018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试点。近年来,合阳县以规范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完善利益联结为抓手,以分享增值收益为根本,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破冰"之路。截至2020年底,合阳县集体经济收益空壳村已全部清零,127个村的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130个村实现分红,分红总额2487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西平村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西部5公里处,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77.6亩,土地流转4673亩。西平村集体经济主要由集体资产出租、村集体企业收入和联村光伏收益组成。2022年,全村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万元,完成年初既定100万元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坚持做好资产、资金、资源管理“三篇文章”,走好服务、经营、分红“三条路径”,增加资产出租、资源发包、组织服务、实体经营、入股分红“五笔收入”,着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2年,全区实现村集体总收入2.94亿元,比“十三五”初增长42%。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坚持"党建引领、政策护航、群众参与"的原则,高标准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近两年,该区充分依托改革成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改革红利逐步释放,2019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达到5046.10万元,比上一年翻了二番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利连续增加,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顶层设计"四保障",高位推进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江苏出台意见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基本消除,苏南、苏中、苏北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超过200万、100万、50万元的村占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长兴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2014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23亿元,村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88个村,比2012年增加了25个村;收入不足5万元的有54个村,比2012年减少12个村。一、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9616万元,村均229万元,比上年增加1668万元,增幅21%。42个行政村(居)村级集体入账收入全部在70万元以上。如何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各个村(居)正在探索和实践的现实命题。一、因村制宜,理清发展思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已形成共识。现在重点要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人才、资金、路径、监管、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逐一破解发展难题,稳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19年全镇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055.2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807.13万元,村均收入368.66万元,  相似文献   

18.
动态     
《农村财务会计》2022,(8):45-46
<正>江苏:到2025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基本消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基本消除,苏南、苏中、苏北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超过200万、100万、50万元的村占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盐都区坚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拓宽发展思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近三年村级集体收入每年递增15%,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32亿元,村平52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225个,占总村数的90%;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207个,占总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上海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的有益探索.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本市闵行区虹桥镇部分村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以股权形式量化到人,并按股进行收益分配.此后,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不断拓展,改革层面不断扩大.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已有7个区30多个镇(含街道、工业区)的1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126个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已改制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011年分红3.3亿元,人均分红4240元,比上年4084元增长3.8%.闵行区改制后的30个村3万多农民人均持股3.2万元,人均分红6000元.松江、闵行等区还积极探索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