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8年8月13号生效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即FIRRMA法案),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华企业投资审查力度,扩大审查范围,特别是在尖端科技、新兴产业等领域。面对这些挑战,研究美国对华投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最新进展,可以促使中国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该提案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归纳其主要特点,研究认为,基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力度、审查机制、审查方法,当前局势下中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中国政府、企业各自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赴美并购企业频频遭遇美国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或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或以"受中国政府控制"为由,对并购方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最后导致并购方功败垂成。然而,美国对"国家安全"这一核心标准始终不作明确定义,"控制"概念也十分模糊,这就为美国总统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留下了相当大的裁量权,也导致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政治性不断增强。此外,美国对华外资并购企业的审查会进行特别的政治考量。这些情况,对我国赴美并购企业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欧盟新的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对中国造成了一些影响。对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的制定背景进行分析,从适用范围、审查的考量因素、实体和程序性要求等方面阐述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对中国投资的影响,认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增加双方领导人交流,实现战略合作,提升彼此信任;对《外商投资法》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谈判关系;不断完善和调整投资管理的体制,引导中国的企业对欧盟进行投资;强化投资规定、认真评估风险。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来华进行直接投资,显示出一些与其他投资来源国不一样的特征.同时,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通过有效实施一系列竞争战略,正在形成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在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试验区内试点开展涉及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7.
外资零售企业对华投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后,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外资零售企业纷纷抢滩中国,中外零售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零售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介绍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的对华投资战略,并阐述了外资零售企业对华投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是一项由美国率先提出,并普遍被发达国家接受的制度工具,其初始目的是保障本国正当安全利益。但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这一制度正逐渐沦为某些国家遏制对手、阻碍全球技术发展的霸权工具。2021年1月拜登政府执政以来,这种趋势开始愈发凸显,外资安审制度的针对性更强、内在逻辑也更清晰,对我国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亟须认真分析、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我国成为新兴的海外国有投资大国,但国有投资的国家战略目的及支持过于明显,因此我国的国有投资遭受了特别挑战。国家应对策略是,完善现代化企业治理体制,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在商业基础上经营,适当降低国有投资比例,减少海外国有投资的国家战略目的和财政支持等。我国国有投资者应对策略是,总结我国国有投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参照国际准则组织运营国有投资,通过稀释控制权、放弃或降低敏感领域业务以及其他缓解措施,以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而通过审查。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崛起紧密联系,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趋势将必然转变为资本净输出。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活动自2006年以来多以失败告终,研究美国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将对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其他企业在当前的贸易摩擦背景及逆全球化思潮下的在美并购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一定的地位。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产生的正面效应有目共睹。在经历了量的扩张后,人们不得不关注利用外资的质量问题。在结构上,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投资来源国/地区结构等不是很合理,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较高。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分析,针对一些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提出了中国进一步更加充分、有效、合理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外商对华投资形势分析(一)外商对华投资概况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带动企业成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当前和今后都对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79—1982年的17.69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381.6亿美元,年均增长12.15%.  相似文献   

14.
季仙华 《中国市场》2012,(11):77-81
良好法制环境是外资并购的关键因素。美国通过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来平衡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与保障国家安全关系这一问题,并最终催生了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美国国会2007年通过的美国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扩大了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范围,进一步改进了外国投资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为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也应借鉴美国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外资并购领域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保持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努力限制外资威胁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部塌陷"的角度分析了FDI对中部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和重要的经贸伙伴。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迅猛增长。2005年韩国是中国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地,而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韩两国在区位上的接近、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展、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适合中小制造业企业活动等都是韩国扩大对华投资的主要动因。然而韩国对华投资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投资产业和投资区位上。本文将在分析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概况的基础上,针对韩国在华投资的不平衡性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外资国安审查制度日臻成熟,但其制度内容较多停留于操作流程,程序正义尚未能完全体现。外资国安审查属于行政许可,完善权责配置、公开决策程序、敞开沟通途径是我国外资国安审查制度仍需完善的方向。为更好平衡国家安全和投资自由,应通过优化正当程序建构外资国安审查“经纬网”。在程序性规则上形成类案检索、行政公开、听证等程序,运用“利益均衡测试”衡量现有程序正当程度并加以改进;在实质性规则上确立非歧视自由裁量基准、引入监督问责制、加强与外国投资者交涉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定性上简单描述FDI理论的发展,定量上主要针对中国实际,运用计量模型来实证分析外商的投资区位选择以及影响FDI的一些可量化的因素。从FDI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来说明FDI产生的经济效益,从各地区的FDI总额来说明外商的区位选择,并且着重以上海为例,说明影响FDI的各因素。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上海要加大力度实施“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捷文 《财贸研究》1998,9(1):33-35
<正> 一 跨国公司是通过直接投资,在一个或数个国家建立分公司,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形成一个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无所不包的超国家的独特的现代经济实体,就跨国公司整体而言,具有如下特征: (一)技术领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