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领域中"主人-游客"和"目的地-游客"关系的研究已非常丰富,而"游客-游客"的互动关系研究很少,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鲜有探讨.文章引入社会互动理论分析了团队旅游的情境下"游客-游客"的互动行为及其结果,构建了游客间互动、社会联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模型.该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站收集有效问卷435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团队旅游中积极的游客间互动能够促进游客的社会联结,进而提升游客的主观幸福感;而消极的游客间互动则不利于游客的社会联结、降低游客的主观幸福感.社会联结在游客间互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该研究从社会互动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游客间互动的社会收益,也对团队旅游的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迅速分享旅游体验信息,通过这种分享行为与他人进行互动,从而对社会关系发生积极影响,进而产生社会联结,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本文以旅游体验分享行为为研究导入点,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引入社会联结、游客主观幸福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游客的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对游客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在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龙江智  王苏 《旅游学刊》2013,28(2):77-85
中国正步入—个前所未有的休闲时代,休闲在民众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品质.文章以具有深度休闲行为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质性资料,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3个严谨的分析步骤,探究了深度休闲行为对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结论是:(1)深度休闲对我国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2)深度休闲通过充实感、归属感、成就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互动等机制,来提升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对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涉及旅游发展对地方微观个体的影响,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民族旅游地西江苗寨景区为案例研究地,从旅游影响感知视角出发,基于SEM和fsQCA方法,综合分析民族旅游地妇女旅游影响感知对其主观幸福感的线性影响与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活幸福与人际关系和谐是妇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维度;积极影响感知可显著提升妇女主观幸福感水平,消极影响感知对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消极影响感知、物质需求满足、身心整体健康对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是多因素联动的结果,且存在多种路径可以实现民族旅游地妇女高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全面理解旅游发展与目的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效提升民族旅游地妇女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幸福(well-being)感是开心、健康、成功的一种状态(Merriam Wester Dictionary)[1],这是一种由人们安全感和满足感的实现或接近引起的内心满足状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感呢?笔者梳理了近十年来(2009--2018)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为大学生找到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旅游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试从国内旅游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者的心理表达。分析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态度-行为-情境理论,引入主观幸福感变量,将环境态度分为保护和利用两个层面,考察自然联结和环境态度对儿童环境行为的作用路径,以及环境行为在自然联结与环境态度这两个变量和儿童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机制。针对332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环境利用态度与自然联结、环境行为、幸福感均无显著关系;自然联结、环境行为均是儿童幸福感的前驱因素;环境行为在自然联结与儿童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行为在环境保护态度与儿童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行为在自然联结与儿童幸福感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结论,社会、学校、家长应增加儿童与自然接触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开展儿童环境教育课程和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态度,丰富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方式,提升儿童幸福感。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以及相关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儿童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推动儿童环境行为与儿童幸福感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旅游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日渐成为老年人提升幸福感的生活方式。全面认识旅游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效应及机制,如何凸显旅游社会功能,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休闲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6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性别、是否有孩子等人口学变量影响休闲活动;(2)休闲活动对主观幸福感中的正性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负性情绪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全民幸福感关乎民族的自信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提高国民的幸福感的实践中,应当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把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出发点,从强化对国民幸福观的引领和共建和谐社会生态环境等两方面入手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让人们获得更明显更具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正>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都应将提升人类福祉作为重要目标,因而有关幸福感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很早就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迅速在多学科领域展开,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推动着幸福感在研究层面与多元学科渗透,逐渐形成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综合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并呈现出交融并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学科领域对幸福感的探索和论证为旅游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积累,特别是为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周坤 《旅游研究》2020,12(3):30-40
旅游业加速了民族村寨社会分化,极端分化可能造成社会关系紧张和矛盾冲突激化。积极的社会整合成为消除分化负面影响、促进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文章引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民族旅游村寨中的互动仪式情境及社会整合的具体措施。研究认为,旅游开发后民族村寨衍生出旅游互动仪式、生活互动仪式和生产互动仪式三种互动情境类型,三种情境基于情感交流与角色互换展开,满足身体在场、共同焦点、群体身份等互动仪式要素。通过互动仪式促进民族村寨社会整合应注意维护和提升村民集体意识,在主客互动、生活仪式、生产协作等方面强化仪式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旅游学刊》2022,37(2):14-30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4.
孙琨  唐承财  侯兵 《旅游学刊》2023,(11):124-139
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获得幸福感是国家公园创造社会福祉的重要途径,相应幸福感受主客体因素共同影响。文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通过质性分析识别生态旅游客体条件及主体体验内容;调查评价旅游主体获得的快乐及实现幸福感;通过比较分析、普通最小二乘与分位数回归,分析主体对客体体验特征、各种体验感受对其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体对客体接触与了解、在客体中沉浸与享受是其游中幸福感最主要来源,而研究区客体内容丰富且变换性强,需主体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接触和感受,但大部分主体主动性不强,旅游体验与客体特征契合不够;不同主体在各种体验中的幸福感形成特征不同,但这些特征尚未被充分认知和关注,致使旅游客体配置方式与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契合不够。主客体契合不充分对游客幸福感造成负影响。因此,运营者需实行互为优化参照的主客体契合模式,既根据客体特征调适优化主体体验,又根据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进行客体优化配置,以提升生态旅游者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且给国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点项目。尤其是开发边境旅游还可以促进与他国的互动与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本文描写了旅游及边境旅游的含义,特别对丹东边境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旅游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也是增进游客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从旅游体验视角出发,构建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对游客幸福感的多重中介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体验价值在信息传播服务质量、行政监管服务质量对实现性快乐的影响中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在信息传播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服务质量、行政监管服务质量对享乐性快乐的影响中也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体验满意度在信息传播服务质量、行政监管服务质量对实现性快乐和享乐性快乐的影响中均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替代者吸引力负向调节了公共设施服务质量、便民惠民服务质量、行政监管服务质量对体验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共设施服务质量、便民惠民服务质量对体验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整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双元结构,扩展了游客幸福感的研究情境,明确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对游客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对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及提升游客长期幸福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分享(价值型vs.操作型)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价值型(vs.操作型)的旅游体验分享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后幸福感和旅游者自我发展;且旅游者自我发展中介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而分享反馈(较多vs.较少)会对旅游体验分享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多(vs.较少)的分享反馈能够强化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者自我发展及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文章探索了旅游后阶段分享旅游体验的幸福效应,阐述了旅游体验分享作用于旅游后幸福感的理论基础、逻辑路径,为有效提升旅游后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寻求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疗愈手段,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回忆疗法,以过往旅游经历作为回忆内容,采用3个现场实验验证其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作用。其中,实验一检验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效果及作用机制;实验二进一步对比不同回忆内容的疗愈效果差异;实验三验证不同时期的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回忆过往旅游经历一方面通过提升积极情绪增强老年人当下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存在意义感增强老年人回溯幸福感,对老年心理问题具有疗愈作用。此外,相比于回忆过往生活经历,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尤其是早年旅游经历的疗愈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探讨了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整体意义,还证明了旅游经历在心理问题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络游戏与旅游互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遨游虚拟世界与在虚拟世界中互动游戏的媒介;旅游则提供了一个游历现实世界的平台。后现代社会以体验为中心的经济和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具有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为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带来可行性。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为网络游戏和旅游的发展扩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舒媛  白凯 《旅游学刊》2017,(10):11-27
"地方"与"流动性"理论是近年来文化地理与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命题,但以往该领域研究相对忽视了旅游劳工移民这一重要对象群体.为此,该研究在建构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概念模型基础上,以典型城市民族旅游社区西安回坊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回坊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由宗教依恋、物质依恋、社交依恋3个维度构成;(2)劳工移民对正面情感的感知较少,只表现出高兴、快乐、愉快一类的基本积极情绪,而对负面情感的感知较为全面,包括愤怒、耻辱、忧虑、嫉妒、内疚、悲哀;(3)宗教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物质依恋的影响次之,社交依恋的影响最小;(4)回坊旅游劳工移民的生活状态并不理想,劳工移民在回坊的总体融入程度较低,目前仅满足了其基本的宗教信仰需求和物质生活需求,而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同时为深入理解少数民族移民问题及社区管理提供基本科学参照,助力城市民族旅游社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