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双反"调查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企业、行业和国家层级如何制定和实施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以下观点: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普惠制改革是成功应对贸易纠纷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贸易强国的目标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应该为传统制造业的生存保留适当空间。 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作为一个发展中周家,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实属不易。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4.16万亿,从全球排名第32位跃居到第一,对外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外交政策预示着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实践证明不顺应全球化趋势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是在当前不确定性日渐增强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作出的重大国际战略部署,坚定了我国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并指出了未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和目标。文章在分析国际循环动态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中国在国际循环中的位势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包括调控机制、法律法规等内外贸易一体化的诸多方面。要真正实现内外贸易一体化,关键在于处理好标准问题。我国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进一步强化出口的竞争新优势;以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为根本,进一步扩大进口,促进进口结构优化;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为贸易提质增效创造新的空间,进一步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步伐。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进程中各地方的自贸区建设各具特色,从宏观层面来看,自贸区建设的地区定位各不相同;从中观层面来看,目前的重点主要是推动自贸区成为高端产业和新业态的聚集地,同时对区域整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形成重要支撑;从微观层面来看,自贸区建设形成了多样化的创新举措,已出现260多个创新案例,且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复制,北京也正在高水平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城镇化、老龄化、信息化、服务化、国际化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力,第一动力是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从人均GDP、贸易结构、商品竞争力等方面考虑,我国和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发展服务贸易、增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迅速转变为贸易强国的对策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7年我国外贸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三,然而外贸总量的激增并未使我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通过从服务贸易、外贸竞争力、高技术贸易等角度分析,得出了我国现阶段只是贸易大国的原因,进而提出建立贸易强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贸易包括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和跨境电商五大业态。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快速发展,B2C跨境电商全球领先,但与世界主要数字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数字平台国际化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数字强贸”是我国贸易战略深化升级的重要方向,数字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数字贸易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在我国贸易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升级,提升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推进贸易数字化进程,支持数字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国际衔接,努力把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对外经济贸易数量的大国,却不是对外贸易强国。我国贸易强国的建设应以大力推进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加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加快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省级数据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指数,计算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以衡量高水平对外开放,考察国内大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国内大循环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内大循环对外资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在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存在正向中介效应,但制度质量存在负向中介效应。本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作用以及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通过国内大循环吸收全球优质资源,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软件贸易大国到软件贸易强国是软件产业转型升级所要达到的目标。软件贸易强国的主要标志表现为:软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掌控出口软件的知识产权和国际议价能力,出口软件中以知识产权为主,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软件品牌或软件服务的国际知名度高。中国当下适应国际化市场发展能力较弱,但竞争力逐渐提高;输出软件产品增长,但缺少高端软件;适应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弱,处于国际软件产业价值链低端,但基础正在逐渐增强。目前软件产品安全问题给国内软件企业提供了契机,国内广阔市场为软件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可能性。国内软件企业可以通过软件产品开发逐渐完成进口软件产品的替代,进而完成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2012年出口总额居世界各国首位。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但是距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来探寻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陆冰蕊  戴翔 《现代商业》2013,(17):83-8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贸易量飞速的发展,被世界称之为“增长奇迹”,然而在日益成为发展大国的同时,我们发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想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路程十分漫长和艰难。本文就中国在迈向贸易强国的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作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WTO与我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 《北方经贸》2003,(6):37-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总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加入WTO,中国服务贸易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要重视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外资,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等对策,以利我国服务贸易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外贸万亿美元的意味——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江苏商论》2006,(6):109-111
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我国今后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与贸易强国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国际贸易经过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公认的贸易大国,但是严格的来说却还不是贸易强国。而种种贸易摩擦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球第三。但种种硬伤表明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小差距。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商业零售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国际化成为零售业最主要的目标。具有12亿人口、经济发展很快、消费水平和购买力迅速提高的中国正逐渐成为跨国零售集团市场扩张的首选目标和投资重点。零售服务业自由化也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一部分,我国正在按乌拉圭谈判协议的精神进行着商品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为加入世贸组织做好准备。一、我国零售业开放的国际要求———《服务贸易总协定》商品零售服务属于世贸组织12类服务中的“销售服务”,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先决条件,开放的程度、规模等也必须符合世贸…  相似文献   

19.
谌曦 《现代商业》2007,(30):248-2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球第三.但种种硬伤表明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小差距.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杜晓 《商场现代化》2012,(20):10-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发展,已是公认的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国在确立了贸易大国的地位之后,开始向贸易强国迈进。本文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我国贸易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