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地方联结下的旅游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柱  王群 《旅游学刊》2007,22(1):60-66
全球化加速了人口流动,旅游成为当今资本、人口流动的一种普遍现象.旅游已被融入到后工业城市的经济重构、全球化和地方化等更大背景.全球力和地方力的协同存在,不同旅游地被重新构造.文章重点回顾了国外近年来对全球--地方联结下的旅游地理的研究进展,集中体现在全球--地方联结下的旅游地发展机制、不同类型旅游地发展、开发战略和旅游影响等方面.随着我国旅游快速发展,全球化和地方化两股力量已经开始对我国旅游地产生明显的作用,将引起我国旅游地形式、特征、机制的新变化,应加强对其变化的后果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为我国旅游地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段义孚等人本主义地理研究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以来,地理学者即开始探讨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以及地方之于人的文化意义.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等概念均受到大量关注.处于全球化中心的城市一直都是研究的焦点,学术界关于地方与全球的讨论则一直延续至今.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指出,在全球化技术推进的社会背景下,城市日益成为"无意义的地方",传统的基于地方的社会关系呈现"去地方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彭雪柯 《西部旅游》2023,(19):73-75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快速进步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已不再是一个边缘领域,而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深远社会价值的重要旅游形态。这种转变得益于现代游客对于个性化体验的追求,他们不仅希望接触自然和文化,还希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乡村旅游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成为满足游客各种需求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4.
张敏 《西部旅游》2024,(5):19-21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正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每个地区都面临着文化同质化的挑战。对此,发掘和保护本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不仅能够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也能促进全球文化多样化。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特色旅游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饮食地理与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远非一个去地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全新关系体系中重新定义地方性,并生产出新的地方性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人和企业的频繁迁移突破了以往的既定边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地方(translocality)".而饮食的地方性是食品之源,是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地方身份(place identity)"的最好表征.伴随人文地理的"批判"转向和"文化"转向,饮食地理(Geographies of Food)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议题.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杂志曾三次报道"饮食地理学"研究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将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在优质教育、可持续城镇、环境、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正和谐和包容社会、性别平等以及粮食安全等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均对文化的角色有所体现,这是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提及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必然给中国带来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冲突与融合;另一方面,当今人们的思想也会对古代传统有一个批判与继承的过程。现在德育要在汲取古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方优秀文化,找出缺点和不足,不断创新,适应现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风险问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社会文化风险和经济风险.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球性的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继SARS和禽流感后,2009年在全球范围内又爆发了甲型H1N1型流感.  相似文献   

9.
<正>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能增加经济收入,减少贫困、性别不平等和环境恶化等威胁全球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Global Report on Women in Tourism 2020报告显示,旅游业在帮助女性就业、创业、教育、领导力和社区参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旅游业中的性别问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促进性别平等的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因此,本文就可持续旅游与性别平等的内涵、途径与挑战进行分享,明晰旅游业向更可持续和平等的方向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经济社会转型与旅游转型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各国新保守主义政府系统地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美苏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时髦话题."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英语词典中出现的时间为1944年,而与之相关的"全球主义"(globalism)则出现在1943年,而使这种持"全球相互依存"观点的全球主义思潮发展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过程,即为全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持"国家中心"观点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辽  苏勤  杜宗斌 《旅游学刊》2013,(12):24-33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文章选取国内外权威核心刊物, 识别相关文献, 剔除无关文献, 梳理发展脉络, 从居民感知、文化变迁、地方身份和社会结构等4个方面, 对21世纪以来国内外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总结理论方法。研究发现, 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社区和旅游区的实证研究居多;在理论方法方面, 以相关学科的理论应用为主, 对自身规律的反思与总结较少, 理论提炼水平有限。最后, 鉴于地方全球化发展趋势, 从研究领域、理论方法、分析工具等方面反思与展望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发展与地方性之间存在既融合又冲突的矛盾关系,旅游一方面依赖于独特的地方性而产生,同时又推动地方快速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而逐渐消弭地方性,使得旅游地日趋表现出"无地方性".文章针对阳朔西街典型案例,采用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基于对地方性和无地方性相关理论的分析,探讨了旅游地特色街区的"非地方"过程与趋势,并从制度嵌入性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地特色街区出现"非地方化"的动因.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发展条件的改变,西街的原有地方景观形态和空间功能发生嬗变,同质化的空间实践使得地方脱离了与本地历史和社会传统的联结,地方文化意义也发生流变,地方因此呈现"非地方"趋势;制度脱嵌可作为地方走向非地方的理论解释,正式制度脱嵌表征为政府管制缺位,非正式制度脱嵌表征为地方文化缺失,两者共同加速了西街的"非地方化".文章关注现代性和流动性背景下旅游特色街区所面临的"非地方"趋势,是对地方与非地方理论的实证补充,有助于加深对旅游与地方性之间关系的再认识,从而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辽  李甜甜 《旅游学刊》2016,(2):109-115
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以本地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外部力量介入情况下,本地文化变迁的过程与机理.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艺术三毛文学,通过对其在周庄古镇旅游地成长过程的考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艺术地方再生产的内在机理,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文学旅游者的调查发现:在对文学兴趣和信仰、文学代理人运作的综合作用下,外来艺术三毛文学被周庄旅游业所利用,改造为稳定的文学艺术场三毛茶楼,成为古镇新的地方文化.文章为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地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旅游市场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使物质和精神产品冲破了区域和国界束缚,实现了自由地流动,其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各地经济、文化、信息、政治的高度交融,也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涵化效应"."涵化"是历史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涵化可以引起文化的变迁,也必然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正>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差异性,而地方性是建构和理解差异性的重要视角。然而,旅游业却是一种全球化的行业,集中体现了新自由主义市场逻辑在全球各地的物质化过程与价值观影响((2))。对于旅游者行为的观察能够直观地揭示旅游所处的这种全球-地方动态。例如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是跨国组织机构认证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或者由数字媒介推送的打卡地;为保证顺利地移动和安置,游客倾向选择资本雄厚的线上预订机构、跨国航空公司以及巨型连锁店出行消费;在抵达目的地以后,游客在旅游地空间设施和社会互动中获得了对旅游地的认知、感知和体验,但这些设施、场景、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中国经济直接感受全球经济浪潮的机遇与挑战,直接融入世界经济的体系与格局.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如何借此机遇,在国家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更好地发挥连结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我们努力探索,认真思索.就此我个人的意见是:  相似文献   

17.
综观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大致可以梳理出两个主线:一是把旅游看作经济活动,以研究经济行为的理性选择范式和量化方法,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去研究旅游经济;另外一个研究范式则反对把旅游单纯化为经济行为,坚持把旅游看作是社会和文化活动,更加关注旅游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关联.一般而言,在一个社会处于现代市场经济起飞,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占主导的阶段,学术研究往往有意无意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的需要,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学术界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宗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做为一种经济现象,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交流性显得极为突出,现代旅游更是一种大规模的多方位的综合性的文化交流,它在社会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的发扬、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空前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王湘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基础部当今,旅游已成为世界上非常普遍面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刺激和引导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其给予极大的关注,并积极开展旅游业的运营。在全球经济结构中,旅游业作为"...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地方的灵魂,而文化根植、孕育于地方的社会记忆之中,地方有性格,场所有精神,空间有属性,皆因地方或场所拥有社会记忆的深厚沉淀。社会记忆是特定区域的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莫里斯·哈布瓦赫),是地方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传承价值的历史足迹,是地方性魅力的基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记忆在黯淡,地方个性在迷失。1992年,联合国发起"世界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