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勇  邓旭 《财贸经济》2020,(2):69-83
本文聚焦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背景下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问题,将分批次放开融资融券限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融资融券机制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机制的实施总体上会显著地促进企业金融化。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实际交易中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机制。虽然融券机制对企业金融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高度不对称的情形下,活跃的融资交易加剧了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短期投机套利行为。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的收益率差距和股价下跌风险是企业调整投资策略的两个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只存在于管理层持股和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产品市场竞争较弱和处于牛市行情等情形中。本文有助于理解中国式融资融券的经济后果,也从制度环境层面为厘清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融资融券是改善金融资本市场机制的重要途径,融资融券能够大力提升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随着股市的波动与变化,人们对融资融券的态度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对于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的影响机制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影响机制的研究理论进行了阐述,使用趋势交易研究方法,对基于投资者视角下的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我国股市样本为基础进行了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从投资者视角进行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少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中未呈现趋势交易特征。  相似文献   

3.
证券金融公司是国际上新型的券商融资融券形式:目前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经济务件已经具备,宜借鉴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现实经济条件的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模式及其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证券金融公司运作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金融公司是国际上新型的券商融资融券形式。目前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宜借鉴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现实经济条件的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模式及其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证券金融公司是国际上新型的券商融资融券形式.目前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宜借鉴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现实经济条件的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模式及其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戴望秀 《现代商业》2022,(35):116-119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年~2020年市级数据与我国A股和H股上市房地产企业数据匹配后,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房地产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程度及其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会显著抑制房地产企业金融化。数字金融通过提高房地产企业融资约束水平和融资成本,从而显著抑制房地产企业金融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融资融券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后社会责任支出增加,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更高,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支出会显著降低企业被做空的概率。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水平和投资价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巨大的金融创新。本文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对标的股票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净融资额对标的股票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但数值较小。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并不完全理性,会对股票价值高估或低估,而公司管理层在投资决策时可能迎合这种错误定价.文章以2003-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证实了公司在投资决策时对投资者情绪的迎合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受到市场状况、个体投资者短视程度以及企业自身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投机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域投机文化与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经营所在地的投机文化氛围越浓厚,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机制检验表明,增加代理成本和提升管理层过度自信水平是地域投机文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培育良好的地区法制环境、提高外部监督水平以及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削弱投机文化对企业金融化造成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治理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提供了新思路,也从侧面揭示了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对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重要性,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引领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31日,通过GARCH模型和T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的引入能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波动性,但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2.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是证券商向投资者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推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出证券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本文对我国融资融券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融资融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融资融券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财贸研究》2020,(3):81-96
从卖空机制带来的治理效应和股票市场的反馈效应出发,探讨卖空机制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推行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为研究窗口,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在卖空机制引入后,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起到外部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对于内部治理较差的企业而言,卖空机制引入后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更大;卖空机制还可以通过市场反馈效应路径,提高投资-股价之间的敏感性,从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之所以会提高主要是因为经营业绩得到了提升,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卖空量较小,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在融资融券政策实施之初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对股价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2014年年末至2015年年初股指暴涨和融资融券余额之间的关系,发现虽然2014年的上证综指收盘价和融资融券余额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但对于2014年前的数据,并没有发现同样的相关性,因此笔者认为融资融券业务的增长只是此次股指暴涨的部分原因。其次,本文利用GARCH(1,1)模型探究了融资融券业务对中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两融业务并没有起到降低市场波动性的作用,反而融券余额的增加会造成市场的波动率上升,这说明我国中国股票市场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相关监管部门仍应当完善相应金融制度和法规。  相似文献   

15.
曾宇虹 《商》2014,(43):23-24
管理层的短视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行为金融学和行为财务学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沪深两市823家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短视行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Tobin Q和ROE同时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实证检验后发现,管理者短视与企业价值显著性相关,且管理者短视的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深刻冲击企业资产配置决策,从而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构建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过程及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估计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化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越低。且该影响因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不同而存在差异,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融资约束宽松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相对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化对企业主营业绩具有负向冲击,不利于其长期成长。因此,应优化创新激励政策以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避免企业过度金融化。  相似文献   

17.
《财贸研究》2020,(2):68-79
如何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话题。考察2010年开始施行的融资融券制度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卖空威胁更为可信、大股东因卖空可能遭受的损失更大、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严重的情形下。进一步研究显示,卖空约束放松后,公司经营管理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说明内部控制质量的确得到了改善;并且,管理层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的举措最终确实会缓解卖空威胁形成的股价下行压力。研究对于评估和改进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股市历经剧烈动荡之后,中国证监会推行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消息曾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众多业内人士曾就推行融资融券对稳定市场、提振股市的作用作过探究和分析。09年年初以来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股市的复苏,使得证监会实施试点举措的再度推迟。此时,作为稳定股市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关于融资融券推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探讨又再次掀起一股热潮。那么,融资融券对于大众投资者、券商和整个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融资融券是否有必要在当前的环境下推出呢?本文结合融资融券的利弊和我国的当前的金融形势,就我国股市形势和面临的风险,来探寻这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融资融券的含义是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或证券供其买卖,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各金融发达国家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开展的较晚,2010年开始进行融资融券的试点工作,直至今日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融资融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不仅可以刺激A股活跃度、扩大证券公司客户资源、增加利息收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为银行提供新的利润和机会,还可以有效改善券商的生存环境,是构建多层次证券交易业务的基本元素。但是,在看到融资融券业务利好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的威胁。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主体的影响,并针对现阶段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对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和证券市场的良性运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6)
近些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信用交易特别是融资融券交易的比重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2014年后半年开始的单边行情使我国融资融券日均余额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在了2万亿以上,但随之而来几个月指数的急速回落,融资融券交易伴随的巨大风险也逐渐显现。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制度及风险控制措施的不足,致使融资融券交易在单边下跌行情下是投资者造成了比普通账户更大的损失,在强制平仓交易及保证金规则的压力下,投资者在融资融券交易中相较于普通交易的非理性行为明显数量明显增多。行为金融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案例分析,更容易得到证实。本文希望从微观投资者心理角度及行为分析,找出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中的交易规则、投资者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特别是投资者交易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