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融合和创新是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价值链升级的关键因素,运用Salop差异化模型,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增值服务产生的价值增值作用和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原因。在划分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以及分析每一阶段价值变动的基础上,从弹塑性力学角度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价值变动与企业边界破损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价值变动导致企业边界破损,企业边界破损影响制造企业价值变动的方向和持续性。研究结论有利于找准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的着力点,加快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产品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国际市场萎缩,服务型制造模式逐步成为国内外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一种崭新商业模式。为了使制造企业更好地创造产品服务价值,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从技术革新的视角,以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流程为基础,构建了服务型企业与客户的价值共创流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价值共创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产品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国际市场萎缩,服务型制造模式逐步成为国内外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一种崭新商业模式。为了使制造企业更好地创造产品服务价值,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从技术革新的视角,以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流程为基础,构建了服务型企业与客户的价值共创流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价值共创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16个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了15项主要影响因素,类属于7大主范畴,包括产业链角色、战略规划、领导者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从“决策—能力—模式”3个层面构建作用机理模型,阐释了各因素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过程。研究结论有助于制造企业厘清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学界关于顾客中心导向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积极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制造企业不同情境下的服务化战略选择,宜采取何种顾客中心导向以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成功获取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拟从顾客中心导向视角出发,以华东、华中、华南208家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战略选择的情境下,不同顾客中心导向的秉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企业所秉持的顾客中心导向与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企业顾客中心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往往更加显著。即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或实施,如果能在组织内部塑造与企业服务化战略类型性质保持相对匹配或适应的顾客中心导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更大。  相似文献   

6.
向海燕  李子瑞 《技术经济》2022,41(9):122-132
为探究制造业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服务化的转型路径,以2014—2018年制造企业并购服务企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选取“基于并购的资源获取”和“并购后资源整合”两个维度的5个前因条件,讨论前因变量组合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之间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存在3条转型路径,即研发能力驱动型、财务能力驱动型和服务化经验驱动型。通过分析路径和典型案例,发现:并购标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均能衡量服务型资源质量且二者具有替代效应;并购方财务柔性在并购后整合与服务化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购方服务化经验有助于并购后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系统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从价值创造环节视角探讨互联网对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分析表明,互联网会通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营销模式以及制造企业服务化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企业在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和服务环节使用互联网均会有效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在服务环节使用互联网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要强于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使用互联网的作用.因此,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8.
杨书群 《经济前沿》2012,3(4):46-55
基于服务型制造的国内外实践,阐述了服务型制造的演化和价值实现机理的三个层次,对服务型制造模式和传统制造模式从业务流程、运作方式、服务创新、交易方式和价值再造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比较,指出了服务型制造运营模式的三种实现方式,即依托原有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制造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服务型制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制造企业在从纯产品供应向产品服务系统供应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其供应网络关系变得愈加复杂,而且供应网络的跨组织关系将导致供应商行为差异化,最终影响制造企业转型绩效。在服务型制造背景下,以制造企业及其嵌入的供应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嵌入性视角分析了服务化战略对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及制造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化战略在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两个方面均对企业转型绩效有正向影响;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转型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从价值实现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思想,综合现有文献提炼并确定制造企业服务化价值实现的构形维度。结合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典型案例,剖析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价值实现方式下的最优构形特征,明确制造企业构形调整方向。利用结构方程方法探讨构形维度的作用关系,提出最佳构形调整路径。研究可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明晰价值实现管理重点,确定最佳构形特征、调整优先序等,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服务化是全球制造业转型趋势,但存在服务化—绩效关系和服务化转型路径方面的争议。已有研究很少量化检验不同服务间关系,基于资源基础观,关注产品导向型与顾客导向型两类基本服务的关系及二者的绩效影响,对我国241家耐用消费品与工业品制造企业的服务业务和绩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导向型服务能够促进顾客导向型服务的发展,顾客导向型服务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产品导向型服务通过促进顾客导向型服务的发展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动态演化的时间维度解释关于服务化—绩效关系正向、负向、非线性的研究争议,并从3种VRIN资源视角解释关于服务化转型路径线性、共存、反向的研究争议,为未来服务化研究和我国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服务化是当前经济的趋势和潮流,是制造型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厘清制造服务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服务化实施的概念模型,主要包括环境分析、服务需求分析、服务模块化、服务价值度量和资源整合五个核心过程,并对五个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知识产权视角出发,研究知识产权政治经济学属性特征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在上游一体化、下游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去制造化路径过程中,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共同体现了知识产权的资本属性和商品属性,其均能够给企业带来租金和高额利润,这正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向海燕  李梦晨 《技术经济》2022,41(12):157-167
基于资源基础与动态能力双视角,选取美的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服务化转型”的逻辑框架,探究资源基础与动态能力的互动耦合与协同演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过程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服务化转型的实现依赖于对关键资源的运用,动态能力助力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同时实现自身演化发展;“产品导向服务化——客户导向服务化”构成服务化转型两阶段,第一阶段注重运用组织柔性能力对内部资源开发与重构;第二阶段注重运用变革更新能力和技术柔性能力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与协同,最终实现上下游服务联动及“顾企一体化共生”。  相似文献   

16.
主导我国产业升级实践的线性升级框架已使本土集群被低端锁定。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提出的“互动升级路径”仍然属于线性升级思维,非但不能使集群升级,反而会令集群陷入更深层的“交互锁定”之中。在目前国际旗舰企业引领的向星系型组织结构演进的产业组织创新背景下,提出了嵌入价值星系的非线性升级路径。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视角,基于“组织-动因-结果”的思路研究发现,顾客成为价值创造成员、多产业知识链解构和重新组合、以动态需求为目标的柔性价值创造等价值星系的特点触发了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因,为本土集群提供了一种升级机制。不但如此,价值星系还具有“活源效应”,可以激发本土集群突破能力陷阱,获得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企业的服务转型及创新体系转型引发了传统制造企业研发观念落后、组织架构不合理、流程效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弱、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等研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转型期中国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体系,并以研发活动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的研发现状,研究了服务型制造下研发活动价值创造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①开展基于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合作研发与研发外包;②以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实施开放式研发战略;③发展客户和供应商参与研发;④依靠有效的研发成本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和研发绩效管理提供辅助支持的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与制造企业服务化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轨道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机理包括3类:驱动机理、拉动机理和差异化机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技术轨道驱动下投入服务化、企业边界变化以及用户需求、产出、政策拉动下与技术轨道的协同演化过程,且通过技术轨道形成服务化转型差异。制造企业对自身技术轨道的识别有利于确定发展所需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演化轨迹,把握实现服务化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主导我国产业升级实践的线性升级框架已使本土集群被低端锁定。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提出的"互动升级路径"仍然属于线性升级思维,非但不能使集群升级,反而会令集群陷入更深层的"交互锁定"之中。在目前国际旗舰企业引领的向星系型组织结构演进的产业组织创新背景下,提出了嵌入价值星系的非线性升级路径。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视角,基于"组织-动因-结果"的思路研究发现,顾客成为价值创造成员、多产业知识链解构和重新组合、以动态需求为目标的柔性价值创造等价值星系的特点触发了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因,为本土集群提供了一种升级机制。不但如此,价值星系还具有"活源效应",可以激发本土集群突破能力陷阱,获得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