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纺织服装鞋帽业出口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以转型促发展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为齐全的产业配套能力,再加上规模庞大的“人口红利”,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全球领先,成为“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2012,(10):26-27
纺织服装鞋帽业出口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以转型促发展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为齐全的产业配套能力,再加上规模庞大的“人口红利”,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全球领先,成为“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国际贸易环境不理想,而我国制造业出口依赖度高,从而应该将部分出口产品转内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贸易。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结合未来制造业发展目标,对供应链与产业链的修正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魏琪嘉 《全球化》2023,(2):102-1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国际经贸关系博弈日趋复杂,这些都深刻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大调整、大重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保产业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破题的关键。本文在总结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总的来看,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不强大、不安全问题。未来要坚持系统施策,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夯实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链配套,巩固制造业传统优势,进而塑造中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数据的制造业与零售业融合发展契合了互联网经济时代生产、流通、消费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将推动产业价值链重构,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亦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新支点。零售业以对消费需求大数据的深度透析为基础来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进而从整体上优化供给侧,而制造业的快速反应、柔性制造、成本控制等可对零售业形成支撑,二者融合发展机理贯穿于研发创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与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能有效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降低供应链成本和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大数据是制造业与零售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纽带,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制造业与零售业融合发展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未来的融合发展路径需要强化融合意识、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零售业生产服务化和加速制造业柔性化,以消费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聚焦于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循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要义,并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双循环”对其形成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制造业企业应当从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制定全球化的布局规划、提高原创性的研究投入、实现高品质的转型发展、加大人才的引育并举等几方面下好“双循环”这盘棋;最后,以全球玻纤龙头中国巨石为例,以期为制造业企业“双循环”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制造业稳定发展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值法测算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水平。基于2009—2018年全国制造业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将制造业划分为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制造业数字化对产业链稳定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制造业数字化促进了制造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化对其产业链稳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中低技术制造业数字化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石峡 《商场现代化》2007,(11Z):12-12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新的贸易壁垒,来自印度和东盟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着上游研发投入不足,中游技术装备落后,下游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滞后等不足。必须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切实推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与纺织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纺织展会功能。构筑利益共享、各环节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崛起,成本压力等促使江苏更多企业向越南转移,制造业加工替代趋势明显。本文主要从出口替代、投资增长、制造业外资吸引等方面说明江苏向越南产业转移趋势形成,并结合越南产业发展优势,总结江苏向越南产业转移动因和特征。从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链发展三方面分析转移影响,提出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强优势,以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塑造品牌,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协同,以产业链整合完善分工合作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全球供应链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出口制造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地位和运作模式,指出中国出口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最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为中国出口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吴嘉佳 《中国商人》2023,(12):206-207
<正>中国目前作为车企产销大国,汽车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供应链整合管理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物流外包是以“双赢”为目标,以合同形式规范行为的业务委托合作方式,将非核心的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运作。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物流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新的贸易壁垒,来自印度和东盟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着上游研发投入不足,中游技术装备落后,下游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滞后等不足。必须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切实推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与纺织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纺织展会功能。构筑利益共享、各环节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疫情蔓延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关系,也改变着全球产业链格局。对我国制造业而言,疫情造成原材料、零配件的运输受阻,生产秩序被打乱,还增加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匹配难度,企业经营困难。中国与越南制造业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但是,受中越政治互信、越南民众对华复杂情绪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对越南投资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与风险。为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应大力推进边境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跨境劳务合作;在越投资的中资企业要尽可能加入境外产业园区,抱团经营;对越投资项目要考虑东道国的利益诉求,注重环保与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保持着一种不可战胜的生产机器形象。不过,有些“中国制造”领军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外迁。纺织、家电、汽车等各类企业都在当局的赞许下寻求走出国门。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的经济学家陈兴动说:“这是一种趋势,它将被证实,特别是在制造工业方面。”2005年,中国企业对外非金融投资达122.6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强来自制造业企业。  相似文献   

16.
许英明  王文娟 《价格月刊》2010,(3):40-42,50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甚至“大力发展”;发展的规模已由小批量建设阶段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新阶段。“核电春天”的悄然而至,为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核电装备制造业特点、产业链构成及制约因素的分析,继而提出核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罗明  刘元洪  马卫 《中国市场》2007,(41):96-99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的垂直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竞争力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现代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因此,构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就很有必要。基于WEB和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一种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掌握零售业,创造制造业财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价值带,只担负着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而生产是产业链中获利最低的环节,在没有自主品牌和产品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企业只能挣到微薄的生产利润,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被外资品牌和外资零售商获取。因此,中国制造业只有一个出路,即向产业链的高价值带转移,必须具备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叶檀 《大经贸》2012,(3):14
中国制造业位处中低端,按理与美国制造业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但由于成本上升,制造业外迁明显。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战略应对。在新发展格局下,未来将更多地从产业链而非单一企业的视角来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文章针对双循环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金融需求,尝试构建支持装备制造业双循环发展的产融结合新生态理论框架,以供应链的国产化、区域化、价值化为目标形成产融结合新生态与装备制造业双循环发展的运行逻辑与构成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