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年全国上下都在提“和谐社会”,那么和谐社会与和谐的劳动关系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的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是一个能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和范围内并实现各种利益人体均衡的社会;是一个能自我化解和消除各种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社会。社会  相似文献   

2.
和谐青年是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概念,强调青年群体达到了物质基础坚实、成长发展顺利、思想道德高尚、群体内外和睦、权利保障有力的和谐状态。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子命题,培养和塑造和谐青年,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安排,构建强有力的涵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学校、家庭、传媒等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年提供物质保证、良好教育、权利救济,营造青年内心、青年群体之间、青年与社会之间、青年与自然之间和睦共处的氛围,创建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满足青年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实现青年群体的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3.
孙立平 《发展》2005,(9):12-14
和谐就是克服失衡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所指的现实战略构想.和谐的对立面是失衡,而严重的失衡就是断裂.可以说,尽管在理论上和谐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但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关涉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科学决策》2006,(12):57-57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从历史上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实际存在两种和谐观,其一是官本主义的和谐观,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和谐,是以百姓的唯命是从、俯首贴耳来换取的社会“和谐”。如果用这种和谐观来指导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可能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大棒,要挟百姓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或者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否则就是不和谐因素。出现这种情景的危险不是不存在。显然,这完全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另一种是民本主义的和谐观。这种和谐观就是要正视现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各个利益群体的诉求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使各个群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扬。他强调,坚持这种和谐观,就应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多次讲到的“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需要整体性思维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就是"人为"管理."人为为人"管理观的内涵十分丰富,能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管理层面起到观念导向的推动效用,是管理领域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诠释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前,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于公平机制的普遍缺失,社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社会利益主体加剧了利益分化,社会的综合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作为政府,要公平的处理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博弈关系,既要达成最优的博弈均衡,又要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利益,努力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会长治久安,和谐社会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挑战。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利益失衡造成的。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利益冲突、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杨晓君 《魅力中国》2013,(28):248-24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较园、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教师通过创造班级文化。协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与自然。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以承认社会差别为前提,没有差别和矛盾的所谓绝对和谐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好劳动关系,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两个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与现象中。而和谐则是指事物矛盾对立统一里的同一性的稳定,是对立斗争过程中使对立的方面"和衷共济"地转化,达到"双赢"的状态。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和谐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同一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矛盾对立统一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因此,正确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物质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人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和谐,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就是强调了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这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刚  彭伟 《开放导报》2008,(4):49-52
和谐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是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行使利益表达权利,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合理性,协调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举。我国现阶段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各阶层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已影响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失衡和部分群体对政治系统的抗拒,诱发了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张运松 《黑河学刊》2013,(9):189-190
在现实社会,伦理文化是适应人们现实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有其实践维度。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并确立全社会认同的"伦理文化"来引导社会关系,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趋向。因而,使人们在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生幸福和社会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幸福指向。  相似文献   

15.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关系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村。  相似文献   

16.
如若国有经济的地位发生动摇,那就不会再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下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从阶级斗争为纲到提倡社会和谐,这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发展经济需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社会也须由社会的和谐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协力,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增强  相似文献   

17.
梁新颖 《辽宁经济》2006,(11):12-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来的一个新命题,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上的一个新发展。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社会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而要保证社会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要首先找出那些阻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因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这一点全国如此,辽宁也是如此。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更多,所遇到的问题也更多,因而面临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更艰巨。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构建和谐辽宁必须着力解决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社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但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新老问题交织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建设和谐社会。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的: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叉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所指的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公共秩序稳定、人们和睦相处的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具体说,就是使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最,使生产力可持续地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换言之,在和谐社会中,既要保持经济有效、可持续的增长,又能较好地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和睦相处,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钟元邦 《老区建设》2011,(18):41-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精神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在此三个层面上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启富 《北方经济》2006,(12):60-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和谐发展要求打造一个和谐的资本市场.当前,资本市场功能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且内部结构严重失衡,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必须要协调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发展、协调资本市场各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协调资本市场内部结构等多手段并举,以打造一个和谐的资本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