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农家类收有《农政全书》六十卷外,存目中还有一种“别本《农政全书》四十六卷。这个“别本”的面貌如何,内容怎样?一直是学术界、特别是农史学界的同志所关切并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原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教授夫人康成懿(俱已去世)在她编著的《农政全书征引文献探原》中提到: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是闻名中外的目录学巨著,但也难免在某些问题上会出些差错。本文即针对其在《蚕书》中的作者、《农桑撮要》的书名和作者生平以及《农政全书》“别本”等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辨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南方草木状》究竟是否西晋嵇含(263—306)所著,通过有关文献进行稽查,很可怀疑。《南方草木状》始见于南宗初期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在此以前的各家书目中没有著录。晚于尤袤百把年的南宋末咸淳年间(1265—1274)左圭编的《百川学海》中,收入了《南方草木状》,是该书现在通行本的最早版本。由于该书在南宋时突然出现,很引起后人怀疑。《百川学海》本《南方草木状》卷首题署“永兴元年十一月丙子振威将军襄阳太守嵇含撰”。这个题署有三处矛盾:一、嵇含任职的是襄城太守,不是“襄阳太守”。二、永兴是西晋惠帝年号,改元永兴在是年(304)十二月,因此永兴元年没有十一月。三、十一月的日干支只有丙申、丙午、丙辰日,没有“丙子”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发现“十一月”的矛盾,但《四库全书》编者相信其书为嵇含所著,所以给它打圆场,说是“二”错成“一”,原来应是“十二月”。可是十二月虽有丙子日,但此日是十三日,而改元永兴是在十二月丁亥日,那是二十四日,这个矛盾仍不能解决。署衔错误,也是该书讬伪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编著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之前,曾为推广本地和外地的高产作物和救灾备荒,撰写过《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三种。这“三疏”在当时写成后不久就亡逸了。《甘薯疏》、《芜菁疏》在徐乾学的《传是楼书目》中有著录,《吉贝疏》在《农政全书》卷三五中有提及。徐光启的《甘薯疏》是我国最早叙述甘薯的一部专著,是研究我国农业史、甘薯史的重要资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三。民以食为天,甘薯这类高产作物,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后,在历史上对明、清两代的人口激增有着重要关系,对“中国山地和瘠土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起了极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明代末期,南北水旱灾害频仍,北方多旱荒,南方多洪涝,而蝗灾又与旱涝灾害相因为虐,农业生产严重衰落,加上封建政府的盘剥和劳役的惨重,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农民起义,明王朝濒临覆灭前夕。徐光启从传统的重农观念出发,认为农业是民生的根本,而农田水利又是农业的根本,没有水利等于没有农田,农业生产之所以衰败,正由于农田水利的长期废坏失修所致。所以他对农田水利十分重视,研读水利文献,提出治水见解,介绍“泰西水法”,并亲身进行水利营田的实践,号召“天地之间,无一处不宜兴修水利者”(《农政全书》卷13。以下简称《农政》),苏、松、常、杭、嘉、湖六郡负担着全国半数的赋税,如果“天下之水利修,皆可为六郡也”(《农政》卷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7期刊登了《新形势下的日本农政和农协》一文(以下简称为“周文”)。在周文的第一部分“日本的农政”里,作者对日本的农政、《农业基本法》(以下简称为“《基本法》”)、自立经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存有不妥之处。笔者仅就上面三个概念,从“消除误解,还概念以本来面目”这一愿望出发,与三位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7.
徐光启的农政思想——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嘉蜻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历1562年4 月24日)生,崇祯六年十月初七日(公历1633年11月8日)卒,享年七十二岁。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农学家,也是热心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的“近代科学先驱者”。他生活在明王朝急剧崩溃的前夕,其时封建杜会日益衰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内則朝政腐败,水旱虫灾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外則西方殖民主义者和倭寇乘机劫掠骚扰。徐光启少时就关心国计民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是仕途蹭蹬,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六十八岁(崇祯二年,1629年)以后才升任礼部左待郎、尚书等职,逝世前一年才被“特旨简用,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但他一生在读书、教馆、应试、仕宦、退居再出仕的过程中,却始终孜孜不懈地考察经济,钻研科学,特别关心农业生产。他在晚年曾以其广泛收集的农业资料和实验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编写《农政全书》。这部书最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定稿,崇祯十二年秋付印,它是我国农学遺产中一部煌煌巨著,也是世界古代农学文献中罕有的瑰宝。《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目,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备荒救荒)。此书的特点,是既“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由于他有“尝躬执来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的耕作实践经验,特别是他以西洋科学精神和方法整理我国古代农学,其“独见”实前所未有,因此,《农政全书》当时就被誉为“经济忠谟,事久弥验,……有裨邦本”的“经国之书”。在《农政全书》巨著之外,徐光启还有《甘薯疏》、《芜菁疏》、《农遗杂疏》、《宜垦令》、《北耕录》、《粪壅规則》、《农辑》等农学著述,可惜它们大部分已散佚,或只残留一部分。今年是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我们为了缅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农学家,特地邀请国内几位农史研究工作者撰写了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8.
读《救荒本草》(《农政全书》本)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校读《农政全书》收录的《救荒本草》(下简称农政本)一书时所作的一篇读书笔记。作者以嘉靖本《救荒本草》为依据,校对了农政本,发现该书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作者问题:农政本将作者周定王朱误为周宪王朱有2.次序问题:农政本随便更动原书的植物排列次序,更动达20次之多。3.内容问题:农政本任意删节、增添和改动原书收录植物的内容,多达120种植物,占全书植物总数的29%。上述事实说明,农政本已非《救荒本草》原貌,引用农政本的材料,一定要十分慎重。不然容易把错误的作正确的来用。  相似文献   

9.
桔槔创造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槔,从徐光启《农政全书·桔槔图说》的插图及其解释:“桔槔,挈水械也。”这段话来看,乃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汲水工具。远在先秦时代,《庄子·天运篇》已记下:“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  相似文献   

10.
清代陈芳生所编撰之《捕蝗考》是唯一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捕蝗专书。此书是为条陈除蝗之策可为矜式者以备观览,类同捕蝗百科全书,因此被清代治蝗官民所重视,尤其是地方官员常用此书作为治蝗工作参考。此书流布甚广,从清至民国,版本众多,良莠不齐。或独立刊行,或收录于丛书中,至今可见二十余种版本。本文系统整理各版本特点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并由此管窥清人治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浦泖农咨》一书作者、书名作了考证性的介绍,对全书内容,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农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该书是继宋《陈旉农书》、明《农政全书》、《沈氏农书》之后,又一部具有独特见解的农业专著,为研究太湖地区、上海郊区从古代农业经济和技术向近代化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学文 《中国农史》2005,24(1):125-126
浙江师范大学陈国灿教授撰写的《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全书共计40万字,包括上卷“宋元时期农村城市化的起步”、中卷“明清时期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下卷“近代农村城市化的转型”三部分,具体分9章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可看作是《试论古农具图谱的范围及沿革》(见《中国农史》1988年第1期)的续编。历史文献中古农具图谱,其渊源主要有《耕织图》和《王祯农书》,并以此二源形成了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形成了古农具图谱的历史局面。它们所依据的主要文献《耕织图》、《王祯农书》以及《便民图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天工开物》等含古农具图谱较多的古籍的版本各有流源。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农业带来了什么?认识与把握经济增长环境中农业问题的性质、农业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基本法”农政产生的温床,也是“基本法”农政的课题与责任。通过对“基本法”农政的反思来了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农业发展以及农政三者的关系,对于分...  相似文献   

15.
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礼记·月今》:“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孕任欲止,为其牡气有余,恐相蹄啮也。) 1.牡气:《要术》各版本及《农政全书》引,均作“牝气”。缪本校记:“按此指怀妊母马恐被牡马所伤害,‘牝’字显系‘牡’字之误,兹据《月令》郑注改正”。石本校记:“‘牝气’,指牡马发情后的冲动;应当是‘牡’字。但为了《要术》的传抄真象,暂仍保存‘牝’字”。按:牝马的性周期为21—22日。发情持续3—7日。牡马的发情是受牝马发情的诱引,已孕母马不再发情,虽与牡马同群,牡马亦不发情。季春之月,游牝于牧,到季夏之月,游  相似文献   

16.
《问水集》是明代治水名臣刘天和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治河史上的重要水利专书,为后世所推崇。书中不仅保留有大量的一手资料,而且还绘制了我国历史上黄河古地图《黄河图说》,凝聚了刘天和精辟的治水思想及理念。该书自问世以来,传承过程中先后演化出多个版本,其中以《金声玉振集》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以及《中国水利珍本丛书》本最为经典,本文对其版本一一作介绍点评,并研究分析导致诸本间卷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辽宁省彰武县第三区(现大德乡)的会计人员创造了“三合会计互助网”的经验。这个经验在1955年被毛泽东收入了他主持编辑、1956年2月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为这个经验所写的按语曾与《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三合会计互助网”的材料同时刊出。这个按语,1977年收入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54页),1999年收入了《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454页)。这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值得回忆和纪念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文、历法、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对农业发展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他将自己的农本思想凝聚成帙,编撰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书中关于屯田、水利等方面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农政全书》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种植、制造、荒政等12门,每门又各分若干子目,书中内容既对前人典籍做了汇辑,也总结了他亲身参加农业实践的经验,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汉代所推行的“代田法”是为历代农学家所注意的一种农作法,如《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国脉民天》、《农政全书》等都摘录和议论“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代田法”首见于《汉书·食货志》,东汉崔寔《政论》也谈论过。但所载文字是很少的,只有一小段文字。由于记载的简略,引起后代对“代田法”有不同的推测。有的认为是由“区田法”发展成的一种高产办法,有的则认为是“畦种法”。据《汉书》所载“代田法”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根据前人经验进一步创造发展而推广的。由《汉书·食货志》和《政论》只能了解一部分科学技术活动和内容,其中具体技术操作方法是不清的。  相似文献   

20.
陈旉,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自号“如是庵全真子”、“西山隐居全真子”。是一位隐士据《陈旉农书》(以下简称《农书》)前后序言推测,他的原籍很可能是江苏,曾隐居于扬州西山。其所著《农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1149),那时他已届七十四岁高龄。该书是他“躬耕西山”和游历各地所见的经(马介)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见解精辟、新颖。通俗易懂,实用性很强,是该书的最大特点。《农书》共分三卷,上卷讲农作,论述土地经营与栽培,是全书的主体;中卷讲牛,论述耕牛之经济地位、饲养管理,以及牛病防治;下卷讲蚕桑,论述蚕桑的培育和管理等。三者既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顺理成章。它不仅叙述各项生产技术,并对其中所出现的向题与原理,也都有较完善的概述,从而构成一部综述性农书。已故的万国鼎教授在对该书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