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古往今来历史观的演变作为研究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切入点,来具体探讨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文章对如何对待马克思的历史决定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正确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决定理论并使马克思的历史决定理论得以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现提供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5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全球的视野阐述了"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体现着全球化的意蕴.今天,全球化浪潮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今全球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全球化的科学理论和应对之策,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转折时期首次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观点 ,继而又从几个具体方面对其深化认识 ,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早期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理论渊源。但依历史和逻辑 ,因该时期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概念的把握不是很确定 ,决定了早期市民社会理论非其最终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近期学术研究的热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它深刻解释了世界现代化的实质、动力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再次研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提出了著名的五段论来否定社会历史规律,歪曲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宿命论式的决定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种种非难。本文主要以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马克思的相关著述为文本依据,试图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波普尔观点的错误和局限性,进而展现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突破,必然会引起人们在各个社会领域实践的变革。整个西方哲学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下最终走向了终结,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也完整地影响了西方整个现代化进程。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是继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开始于费尔巴哈,最终完成于马克思。正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在对“形而上学”批判所做的努力,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对马克思的生产辩证法进行了批判。面对生产问题,鲍德里亚与马克思的思维方式不同,前者是一种“知性”的思维方式,后者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知性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有其优点,但面对重大社会历史议题,以知性的思维方式批评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前提,通过分析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过程,得出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反映在当下现实中便是全球化。可以说,今天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要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充分发挥其在全球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解开思想的枷锁,促进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最终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核心成果,也是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相关土地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石。以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文本逻辑为线索,揭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地租生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资本主义地租外延上的一般形式与特殊形式及其关系、唯物史观下的资本主义地租演进规律等的核心要意,阐释马克思地租理论中的"以生产关系为标准的地租属性方法论、工具价值与制度价值对立统一的地租功能方法论、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地租结构方法论"三维方法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认识当前以土地出让金为主体的相关土地收入及其本质属性、分配关系、政策诉求等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但是国内在很长时间曾有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过分实证化、非科学化的倾向,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也不利于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只有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3.
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科学认识论,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把人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淡漠、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胡塞尔创立的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有助于理解在生活世界中展现出的历史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根本任务。将其应用在理想信念教学中,可以使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真正认知的基础上,自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杨明熙 《魅力中国》2014,(10):39-39
马克思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他对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学习研究马克思的科技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和技术创新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理论,分析了英文对外贸易合同文本的特点,探讨了英文对外贸易合同汉译中的连贯性和忠实性,旨在为英文国际贸易合同的汉语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马克思的各个主要著作中都有提及此思想。它涉及到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更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相一致。在当代,习近平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逻辑关联。因此,只有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联系,才会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婚姻观的基本内容,论述了马克思婚姻观的时代价值,探讨了其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要通过家庭和学校加强婚姻观教育;改善社会环境风气,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不良婚姻观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