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结合十八大报告,未来的中国房地产业无疑将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取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观点"必须改变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道路,使农民成为市民,使农村社会管理社区化,实现农村与城镇友好对接。""房地产业应积极发挥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作用。首先要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发展的内涵,认清方向、认准角色,认知规律,积极主动,理性决策。要着眼于推动产业发展,而不是建多少房子、综合体。"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计生委表示,2033年前后人口达到蜂值约15亿,如果2010-2033年城市化速度年均保持1%,2033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左右,城市人口为10.5亿,比2009年增加4.2亿,平均每年增加人口超过1700万。  相似文献   

4.
观点"土地资源的粗放低效以及提前透支抑制了产业的发展空间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跨国顾问公司将在国内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经济产业和房地产发展的方向,为服务对象实现房地产领域的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住房制度改革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十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虽然经历过几次波动,但每次影响的时间不长,房价下跌的幅度也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房地产发展方向应该是重心向下,应该是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去发展。将来发展最迅速的可能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发展。这是我们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引导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论调,从中央各个层面、各种渠道上都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将通过何种方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怎样才能做到"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新的国家战略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将面临怎样的机会、怎样发展?一系列问题如何应对,在2012年12月31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无论房地产企业还是设计营销等行业关联性企业,整个产业链都习惯于研判明年的房价会怎样,量价关系、投资额、开工面积、去化量等市场热词在各种论坛、会议之中出现,而当年的中央政府政策调控中的关键词也会不断重复,近两年的政策热词就是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观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解决不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住房问题。""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重塑地产市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还必须同时进行财税制度改革,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地税体系。"去年年底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强调它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不但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要实现市民化的目标,需要向他们提供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首先就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要让他们买得起或者至少租得起。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未来房地产业向何处走?政策调控又会向何处去?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具体研究,但房地产业和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紧密相关不容置疑,新型城镇化为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创造了机遇也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1.
以"房地产业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即将在西安举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强调,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房地产业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先导型基础性的产业,是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不应过分强调支柱产业。此次论坛的目的就是探讨房地产业发展如何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剪刀差的存在,我国目前城乡差别较大,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上,也体现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享受的公共资源上。所以,不断有浩浩荡荡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以取得较高的收入,获得较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村人口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城镇化”并不是“小城镇化”,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有自己的的优势和局限,不能相互替代,可行的选择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应打破行政区划,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大中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城中村”问题,提高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保障“失土农民”的利益,农民工对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城市人口扩张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公正对待农民工,推进城镇化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和忽视农村,而应当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充分利用推进城镇化这个宝贵机会,对农村面貌特别是农业产业布局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建设现代化农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城乡发展的实际要求,采取了一系列面向农村、农民的重大优惠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有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三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种乡镇企业茁壮成长,相当一部分农民摆脱了单一务农的生活。然而,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同比例的提高,有的甚至在原地踏步,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既要认识到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健全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制度的完善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成熟有效的制度体系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速流转,为建筑业投资开发现代化农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人口结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变化加剧,为建筑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商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与过去的"城市化"仅一字之差,却为房地产和建筑业未来的发展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过去的城市化,是搞大都市圈,如环渤海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等等。打造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是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国情,造成贫困差距拉大。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杨巍 《冶金财会》2013,(6):18-20
<正>城镇化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步提高城镇水平,有序转移剩余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属于消耗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信息》2013,(7):10-11
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即经济学家常说的"后发优势",这也是判断一个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无论是发展潜力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新一轮的城镇化无疑被寄予厚望。因为它所带来的庞大人口迁徙会继续激发中国劳动力与内需这一传统优势,还会进一步拉动就业与产业齐头并进。当然,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  相似文献   

19.
20.
人口结构与城市化推动房地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两大支柱在推动。一个是城市化进程,另外一个就是人口结构也影响着房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