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毓维  尹航 《技术经济》2005,24(1):60-6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国防工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和综合风险高等方面。我国国防工业要缩小差距,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除了政策和其他外界因素外,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类资源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成果的转化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际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近年来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与专利并未转化为国际标准。因此,选择具有潜力的科技成果,并予以支持,促使其转化为国际标准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指标体系设计入手,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项目分层体系,并提出了国际标准研制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面分析,指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发展科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震 《时代经贸》2012,(24):14-15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立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园区;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创新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介组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璇  刘英 《经济纵横》2006,(5):13-15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培育中介组织是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入知识管理,引导成果转化双方通过知识学习与共享,对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一书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的形成机理与过程,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为相关绩效评价工具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我国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实践具有启发与指导意义。该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郭仁康 《新经济》2014,(4):34-35
为了更好的明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本文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模型,以2003-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DEA分析法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仅有少数年份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DEA有效状态,而多数年份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的协同性。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缺乏统一的计算和发布口径,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通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为促进我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对加入WTO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科技发展与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教育科技将逐步与世界各国趋于融合。高等学校在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通过将结合世界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状况,阐述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加入WTO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文 《生产力研究》2012,(7):170-172
文章界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阶段,分析了我国科技计划的特点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态势,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查找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