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3年10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绿色农业”这一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绿色农业,是“绿色产地”,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的通称。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绿色食品事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更是极为关注全省的绿色农业建设,多次对绿色农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时任甘肃省委书记苏荣曾指示:“探索甘肃农业的发展道路,保证食品安全和农业安全,始终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陆浩省长也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绿色农业发展好,并对绿色农业发展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绿色农业的发展也都是十分重视的,都从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对绿色农业示范区的工作给予了…  相似文献   

3.
绿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年3月24日,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召开的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工作专家顾问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专家卢良恕提出了“绿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的新观点。他不仅对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业的由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农业的概念,是在总结十多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对全球半个多世纪以来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今后农业发展的取向做出的一个战略判断。在2003年10月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主办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  相似文献   

5.
饶冰莹  吴礼蓉  王奇 《科技和产业》2023,23(20):179-186
云南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云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区2011—2021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揭示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特征与地区差异。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设置为测量评估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4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设立了13个二级指标,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并分析了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曲靖市、楚雄州、文山州、大理州为代表的地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处于领先水平,德宏州、迪庆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靠后,后续发展空间较大;一级指标中质量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得分相对较高,生态保育得分相对较低。据此,建议云南省下一步应该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从政府政策、环境治理和绿色标准制定三个方面着手考虑发展对策形成合力促进云南省农业绿色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决策》2004,(10):63-63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最近指出: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业”概念,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总结十多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几十年来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于2003年10月在“亚太地区有机农业与绿色食品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其基本涵义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会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理论、内涵、模式、发展目标等进行了多次研讨,并达成了共识;同时组织许多专家、学者到十多个省市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征询了基层农村工作者和农民的意见。在调研过程中,大家都对“绿色农业”的理念非常认同,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一项造福人类、功在千秋的事业。2005年4月,卢良恕、关君蔚等6位专家给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送上一份报告,提出了“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回良玉副总理很快作出了批示,认为这项工作是探索以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营理念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实践,要求科学安排、精心组织,以取得实效。发展绿色农业被提上了工作日程。为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色农业的影响,推动绿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辟“绿色农业”专栏,邀请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对绿色农业进行全方位的阐述,旨在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尽绵薄之力。卢良恕先生的《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新动态》一文,从战略高度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食物安全以及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与建议,因此,我们把它放在这个专栏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8):126-126
当今世界有四大先进经济模式,即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这四大经济模式,代表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揭益寿教授在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加工、综合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发现的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将四大先进经济模式综合运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遵照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两大经济模式最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是发展经济的首选模式这一科学论断,揭益寿教授提出了绿色循环经济、绿色循环产业和绿色循环农业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但是理论的创新,而且也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高安作为农业大市,素有“农业上县”之誉、“粮仓、棉库、油海”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猪、牛生产基地县。近年来该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健机制、出新招、添亮点,形成了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中心,以绿色大米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2005—2018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前文  李学敏 《改革》2020,(1):133-145
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3个维度选择1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以及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趋势生成,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我国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经营增收能力和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应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源头化治理,促进农产品消费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创新现代农业模式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5月6日,回良玉副总理就“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从此以后,绿色农业发展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国务院部门的更大支持,深化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  相似文献   

12.
在新发展阶段,绿色金融对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否主动引导资金投向涉农相关绿色产业领域,对于实现“三农”绿色低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索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分类方案和评估方法,分析气候投融资以及农业绿色发展资金来源,总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碳中和”绿色债券发行经验,提出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而言,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就是要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就我国如何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发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使用泰尔指数分析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华东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分最高,西北地区最低。因此,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应强化“绿色兴农”理念,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考核机制,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年度评价,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国内相关企业和其他创新单元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心定位于服务国家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发展战略。各分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绿色农业技术的孵化、集成和产业示范,促进以绿色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产出形式的实质性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绿色农业"这一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绿色农业,是"绿色产地",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的通称.  相似文献   

17.
刘萍,陕西户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她依靠科学技术在荒芜的河滩上建起了生态产业园,实现了自己的绿色农业梦。  相似文献   

18.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和实现生态价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在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农业,健全农业碳排放和碳汇的计量、监测、评价体系,强化农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从而激发绿色低碳农业内生发展动力,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及其“十四五”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基于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去污,即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实现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政策分散、数据基础不牢、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行政执法“一刀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以绿色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效;注重摸清家底,摒弃部分无数据支撑的量化目标;加强对执法和行政的督察巡查,对政策执行过失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向绿色生态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23,(19):21-23
<正>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由之路。宁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稳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绿色转型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宁波承办全国首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现场会和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