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5):116-118
中国到了给企业树碑立传的时候了吗?企业家为什么需要被记录和阅读?企业史写作有哪些原则?哪些企业史值得期待?想像——30年后,中国商业的历史图书馆里,哪些公司案例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哪些企业家成为"典型场景下的典型人物"?会是联想、海尔、华为、阿里巴巴吗?会是《蒙牛内幕》、《联想局》、《道路与梦想》、《激荡30年》吗?未来很难预设,就像历史不能假设。中国"企业史"命题的现状是,"中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国在20多年前有了民营经济之后,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就没断过办银行的念头。银行不也是企业吗,为什么只能政府办,洋人办,就不能民营资本进入?就为这个“进入”,杀头的有,坐牢的有,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精神?正规的教育能传授企业家精神吗? 1月19号下午,在上海外滩18号,我受邀参加英国首相布朗举办的中英企业家圆桌会议,主题是: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精神?正规的教育能传授企业家精神吗?我有幸与李彦宏、张欣等分别担任各桌的主席,并做总结性发言。  相似文献   

4.
有好事者将中国的并购模式一分为二:一种以海尔为代表的收购同行业“休克鱼”的模式;一种以德隆为代表的跨行业“吃最好”的模式。德隆名副其实吗?有人评价中国民营企业家:三流企业家玩资源;二流企业家玩人才;一流企业家玩制度。德隆算是哪一种?就像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的别里科夫一样,德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7,(11):111-111
《中国企业家》:据说IDG创始人麦戈文要投哪个企业的时候,一定坐那个人的车,看那个人的车开得快不快,如果那个人敢开快车,敢闯红灯的话就投他。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李建光:什么叫企业家?什么叫企业家精神?就是你敢冒这个险,敢做别人犹犹豫豫不敢做的事  相似文献   

6.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温州模式可以成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模式吗?温州民营企业家有与其它经济成份同等对话的地位吗?面对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变化,奥康是如何调整的?  相似文献   

8.
黄怒波 《中国企业家》2006,(11):112-113
企业家们有意无意地被架着起哄,这不是很滑稽和有意思的吗?自己要告诫自己,不过就一商人而已,今天挣的钱明天没准就得吐出来。想清楚了就好办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自由、产权、企业家精神的三位一体,不可或缺最近一个很有影响的案子,就是吴英案,她向1 1位亲友集资7亿资金,被判处死刑,这样的事情在西方市场经济中会发生吗?现在肯定不会,但是过去会。好比在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一次就杀了16000多个企业家,他们唯一的罪状是因为进口、制造棉纺织品,违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逸飞集团涉足这么多产业,都有回报吗?陈逸鸣:有的有回报,有的是没有的。有的以前有,现在更难做了,比如服装公司。这是做得最累的一个部门。现在大的环境都难做,不只是我们一家。不是坏到维持不下去,要是没有回报就不可能维持。《中国企业家》:陈先生去后,集团的发展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相似文献   

11.
对话马云     
《中国企业家》2006,(18):47-47
《中国企业家》:收购雅虎中国后你感觉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吗?马云:麻烦不断。过去我在互联网有很多朋友,但在我把雅虎中国收过来后,突然一下子我成为了所有人的敌人,不断遭到群殴。《中国企业家》:一年下来最大心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行政干预能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吗?优秀企业家能靠选拔产生吗?“经营问责制”能解决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吗?  相似文献   

13.
何谓人才?     
紫辰 《企业文化》2005,(4):80-81
当前,人才问题被企业提到生死攸关的地位。许多企业大张旗鼓,许以重金求募良才,大有古代传说那样“干金求马骨”的豪气和决心。但是,如今多少企业家一提到人才的问题,还是依然是那样无奈和愤懑。难道求贤若渴的心情,换来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奈吗?当企业家总是抱怨企业无法找到真正的人才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天地之大,就没有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就“企业家”的称号谈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是企业家?就像什么是经济学家一样,目前有许多人的认识是不对的。厂长是不是企业家?经理是不是企业家?不是。企业家应当指的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主要是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要有眼光,第二是有胆量,第三是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界在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方面蔚然成风,老板们见面就会问,"你的企业‘战略'了吗?"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欣慰。作为企业领导者,以战略的思维和眼光领导企业决策,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家的追求。然而,我们的企业家们真正具备了科学的战略思维理念体系吗?这里我还不能给出一个准确判断。但是,  相似文献   

16.
弄巧成拙     
一位知名企业家来到某地演说。该城唯一的一家书瘾为了讨好这个企业家,就撤下所有书籍。全部换上介貂这往企业家的小册子。 f‘怎么只剩这种书吗,其它的书呢?’·企业家走进书瘾时十分不高兴。 书旗径理急忙回答;·是呀是呀J其它的全卖先了{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17.
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合作,我有点缺乏信心《中国企业家》:这是你第一次接受商业杂志采访吗?是不是觉得意外?孟京辉:好像是第一次。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相似文献   

18.
告别“赌命” 寻找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商业在,压力就永远在,但是,你会一直在吗?这个春天有点冷一连串发生在春天的意外猝死,再次促使人们打量企业家这个阶层在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放权:企业家要拿得起、放得下 老范行军:你是企业家,也是登山家,出版过畅销书,还是环保践行者,又做了哈佛访问学者……怎么称呼你,或者说你自己认同哪一个角色? 王石:我选择企业家,因为那是我的立足之本,谋生就靠它.而登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当然,如果我能靠登山挣钱,我也会选择登山家的头衔. 老范行军:看来,你还是在做专业化的"减法".企业家与普通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王石:我觉得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一个企业家,他掌握的资源可能比普通人要多一些.当然,掌握的资源多,也意味着要相应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相铺相成的是,一旦他意识到了责任,就能更多地从未来去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读者     
为什么不能尊称一声金融家? 2003年第10期《五道口金融先锋》 看了《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年第10期的封面故事《五道口金融先锋》,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作为一本以报道企业家见长的杂志,何以那么吝啬,不给那些主人公戴顶金融家的帽子?贵刊是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品位而无视历史的真实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