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县水资源概况 东乡县是江西省唯一无过境河流的县,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均靠水库蓄水供给。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年均降水量1710mm.蒸发量1460mm,全县水资源总量1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0.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4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均贫乏。每年下半年用水尤为紧张,自水公司只能定时限量供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进程的加快及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价问题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物价》2001,(9):19-2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只有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于世界第110位。按人均拥有水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达到严重缺水的边缘,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目前,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严重干旱的1997年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公斤;全国牧区近一半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没有解决,1/3可利用草场是无水草场或供水不足草场,特区饲草基地和天然草场灌溉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35%。由于缺水,草场荒漠化面积已达73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工业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元。据世行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本文拟就城市供水的性质,水价形成方式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污染并存的矛盾,这是长期以来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本文拟就城市供水的性质、水价形成方式和当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常青 《中国物价》2004,(10):26-29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年降水量大部在400-969毫米,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6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按照联合国规定的以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界定的缺水程度衡量,属于严重贫水地区。按刚结束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表明,辽宁省水资源总量又有所下降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845立方米。2003年全省用水量为128.31亿立方米(含地下水67.9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83.53亿立方,工业用水22.42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15.91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6.45亿立方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用水量将会日益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全面节水,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水资源的需要;是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崔玉芹 《新财富》2007,(3):34-35
中国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中国目前年缺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立方米,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1000亿立方米,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立方米,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全国将缺水6000-7000亿立方米。如果中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水资源将很难支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危机将成为中国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等多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品牌》2005,(10):60-60
晋城市建设“煤炭、电力、化工、冶铸”四大基地对水资源的供需提供了严峻的挑战。全市水利工程的年供水能力为2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为1.88亿立方米,供需相抵略有盈余。  相似文献   

9.
马云泽 《财经论丛》2012,(4):108-112
对城市供水产业来说,其产品既有商品特性,又有公共必需品特性,更与水资源的制约和环境保护紧密关联,同时自然垄断特性限制了竞争机制的引入。近些年来,天津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取得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政府干预市场方式,克服市场监管中的"错位"与"越位"现象;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补贴机制,克服政府在供水领域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建立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供水"同城同质同网同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切实推进天津市城市供水产业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供水、农业供水、再生水、海水淡化方面的价格政策,研究表明:关于城市水价、农业水价的法规政策相对较多,而关于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价格的法规政策较少,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也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供水价格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非常规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84mm.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325立方米,仅相当于中国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世界人均量的二十四分之一.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长,西安市将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居住小区的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势在必行.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组成单元,以社区为单位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可以就近的处理雨水,就近用于社区绿化等,同时更有利于管理,保征雨水利用设施的长久运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长沙是一个季节性、水质性缺水的城市,已被国家列为第三批节水型试点城市。为此,长沙市从2012年2月1日起实施了综合水价改革,主要包括调整供水价格、简化用水分类、提高污水处  相似文献   

13.
缓水荒须改革水利工程水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水是指蓄水,引水等公共工程供水的价格,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价格,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供水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导致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解决供水不足的途径,无非“开源”和“节流”,而无论“开源”还是“节流”,都民不价政策密切相关,为此,本针对水利工程水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民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出现了严重缺乏水资源的现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方面对水的利用都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供水价格太低,造成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城市供水是供水环节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政府只是片面的强调城市供水的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它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城市供水价格普遍偏低。本文围绕供水价格偏低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且重点分析了城市供水水价偏低的原因以及改革措施,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5.
遵循价值规律 ,自来水定价应以价值为基础自来水是人工开发的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它是经过净化处理后 ,供人民生活和生产消费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因此 ,自来水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 ,凝结着商品生产者的一般社会劳动 ,具有商品的所有性质 ,因而其价格必须反映价值 ,以价值为基础。可是 ,长期以来 ,城市自来水价格很不合理 ,它低于成本 ,背离价值。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 ,与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它是从水库、河流或地下水 ,开泵提取 ,经过沉淀、过滤、投药和消毒等净化处理 ,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后 ,通…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1,(12):8-10
当前,水价的矛盾主要是水价分摊与补贴机制不健全的矛盾,水价调整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政府对供水必须实行价外补贴;二是对水价的制定要逐步符合市场运行机制;三是进一步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1)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都是由政府制定,以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构成,存在社会资源浪费、虚报成本等问题。沈阳市水价一直采用以量记收制,现行水价以及计价方式不利于节约水资源。同时,沈阳市水价在全国省会城市范围内也属于偏低水平。因此,沈阳市应改变供水计价方式,适当提升水价。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密切值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介绍了密切值评价模型的原理和算法,在经专家咨询和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等12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到湖南省14个设区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结果表明:怀化市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好,湘潭市最差,与湖南的水资源现实情况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对各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为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节水水价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以自来水为例,它无法与同属管线输送的电力、煤气一样大量生产.如果资源配置不当或供需失调,难以由国外进口补充,市场一旦失灵将在极短时间内引发经济衰退与社会恐慌。我国恰恰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2004年人均占有量仅为222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世界第88位。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西藏与天津相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直接的差距甚至高达1万倍。干旱与水灾可能在全国不同地方同时存在。据2004年的统计,全国661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黾达1600m^3,年缺水量达60亿m^3.全国共有2340万城乡人口发生临时饮水困难。然而,在严重短缺的背后,中国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及大量浪费同时存在。如农田灌溉中土渠送水的一路渗漏、工业用水的低重复使用、落后的洗车办法等。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省份,河北省现在处于水生态脆弱与水环境污染并存。水生态受到严重损害。人均水资源量298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警戒线;地表水资源量极为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质较差;地下水开采量大,超采严重,面对这些突出问题,立足于河北省水生态现实,结合当前的世情、国情、省情,分析河北省水生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提出一定的发展对策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