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海洋,开发海洋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战略格局的形成,经济发展已由陆地经济向海洋经济转移,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都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也都在沿海省市。唐山地处渤海湾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地带,有着独特的区位、经济、资源、产业等诸多优势,走向海洋,开发海洋经济已成为唐山经济发展的灿烂未来。  相似文献   

2.
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国海岸浅漫长,海域国土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国家和沿海各地区纷纷把海洋产业作为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本文在我国现有海洋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律,趋势和结构的进行分析,以便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海洋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昭侠 《改革与战略》2010,26(12):90-93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4.
海洋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沿海中小城市是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本文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沿海中小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综合情况,为该类型地区政府决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海洋强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沿海各省市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山东省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近年来努力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优势不明显等制约问题。借鉴天津市、青岛市等海洋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做法,潍坊市可以从规划布局、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产城融合、人才支撑等方面创新推进机制,强化推进措施,打造潍坊海洋产业升级版和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诸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领域,1990年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为6700亿美元,到2005年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美元,增长1.53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座"沿海后发城市"将如何在蓝色国土上谋篇布局,在《规划》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山东试点启动的背景下,看日照,窥山东,亦可对未来沿海后发城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有所参照。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相继进入发展瓶颈期,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海洋经济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转向海洋寻求突破.未来,海洋经济将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助推器,而第一海洋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第二海洋经济带(海岛经济带)的延伸以及二者的互动将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台州是浙江的海洋大市,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战略的南翼,台州沿海产业带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椒江区和台州市均将建设大陈岛跨海大桥列入本级"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前期研究,其地位对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乃至浙江、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相继进入发展瓶颈期,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海洋经济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转向海洋寻求突破.未来,海洋经济将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助推器,而第一海洋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第二海洋经济带(海岛经济带)的延伸以及二者的互动将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吴曙霞 《北方经济》2012,(Z1):110-111
正2011年3月1日,浙江省正式对外公布,国务院已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海洋资源大市宁波的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10,(8):28-29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世界各国实践证明的普遍规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海洋开发新热潮,科技兴海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这是科技兴海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经济已晋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及提高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卓 《理论观察》2013,(4):45-46
随着世界范围内陆地资源受制约现象愈演愈烈,海洋开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也成为世界多数沿海国家争先发展经济的先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国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方向。目前我国开展海洋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借鉴与学习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先进经验,不仅可以有效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建设进程,而且对我国推动蓝色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进入关键实施期,急需提升海洋产业的综合实力。文章首先构建了海洋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个主成分: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贡献、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然后,选取几个指标动态描述江苏海洋产业与海洋产业发达省份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内地11个沿海省市中,江苏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排名第六。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省海洋产业与我国发达省市海洋产业的差距,得出江苏省海洋产业的薄弱点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和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宁海县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先行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区宁海县地处浙江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节点位置,海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地处我国沿海中部,东临黄海,海岸线较长,滩涂面积较大,但海洋经济总量不大,科技含量较低。针对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制约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提出了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坤 《浙江经济》2010,(24):32-35
从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全局和浙江区位优势出发,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应是:建设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我国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我国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沿海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探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天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与评价,提出科技引领升级、优势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培养、循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定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战略规划、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新兴产业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间海洋产业发展合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海洋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完善现代海洋产业环境支撑系统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进海洋产业区域集聚——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秉承自然天赋,融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元素。本文在结合分析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沿海经济带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舟山海洋产业区域集聚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