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次采访中,笔者结识了一位政法系统的老同志。他的渊博的学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使笔者有浓厚兴趣的,是他奇特的业余爱好——收集毛泽东像章。 后来听圈内人介绍,他最值得称道的,不仅仅是收藏毛泽东像章,而是他收藏的多为套章。因为毛泽东的像章多如烟海,但成套的套章却不多见。而他收藏的毛泽东像章中的套章之多,十分罕见,可称之为毛泽东套章收藏第一人。这位毛泽东套章收藏第一人,就是侯磊。  相似文献   

2.
文摘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要结婚,但未婚妻刘思齐当时还不满十八岁,毛泽东没同意这桩婚事.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带头送子上战场.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说的第一句话是:“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纳考入大学后,他不准用公车接送,说:“我的荣誉,孩子们不要沾,我是我,孩子是孩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李纳在学校常吃不饱肚子.工作人员瞒着主席给李纳送饼干.主席知道后极不满:“为什么要搞特殊化?别人的孩子可以送,毛泽东的孩子一块也不许送!”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毛泽东教子的指导思想是:自己的权力和荣誉应同孩子分开.毛泽东宽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实在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对中国革命实践的切身体会,使他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实践证明了毛泽东是正确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希望,并且延续不断的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封建农村家庭的毛泽东,经历过中国最黑暗与最动荡的时期,他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断追求社会平等的过程.在毛泽东全部平等思想中,他的干群平等思想极其丰富的.本文在对历史文献与毛泽东原著研究的基础上,对毛泽东干群平等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毛泽东思想理论,更为我国当今的反腐大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回忆说,1964年,他已经到天津工作,那年夏天,他去看望毛泽东,毛主席知道他家乡遭了灾,吩咐秘书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1000元钱帮助他。李银桥执意不要,毛泽东生气了,说:“难道还要我亲自拿给你?!你是知道我从不摸钱的……”  相似文献   

6.
李空源 《中国西部》2012,(20):112-125
宣纸,纤薄柔软,却有着"纸寿千年"的盛誉,水墨与这种润墨极佳的纸张相遇,方能焕发出"墨分五色"的华彩。夹江竹纸,中国书画纸之中的翘楚,在张大千先生的艺术生涯中颇具分量,于国土沦丧之时,川派山水给了他乡土温馨的慰藉,夹江手工纸给了他笔走龙蛇的神思。  相似文献   

7.
李勇 《魅力中国》2011,(1):79-79
毛泽东夸他“洛阳才子” 1939年,经常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授课的毛泽东对在参谋训练队学习的18岁的雷英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是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要参谋人员。毛泽东就向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这样,雷英夫就被调到南方局工作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01,(4):53-54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但历史并未独钟毛泽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183;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在著名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征求毛泽东的意见,要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回答得很干脆: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相似文献   

9.
逝世前七个小时还在读书 毛泽东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时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这话不光是鼓励别人读书,而且他自己也做到了,而且“活到老,读到老,读到死”. 我们知道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凌晨逝世,那他9月8号在干什么?当时他是全身插满管子,一会儿昏迷,一会儿清醒,但一清醒过来就要书,要文件看.看了多少次呢?看了11次,也就是说他苏醒了11次,要书要文件要了11次,总共的时间加起来就是2小时50分钟.而最后一次读书、看文件是9月8号下午4点37分,过了7个小时以后,他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富农问题认识演变的原因 ,主要是随着他对中国国情了解的深入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把握 ,使他对中国革命的对象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也是出于民主革命斗争策略的需要。但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经历和阶级斗争意识的不断强化 ,使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就作出了取缔富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70多年前,他写的《大众哲学》曾在12年间连续出了32版。1941年,毛泽东托人给在苏联的两个儿子送去一批文学、历史、哲学书籍,《大众哲学》就是其中一本。作为被毛泽东视为可以交谈哲学、深入交换对各种问题看法的密友,他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鲜有人敌。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毛泽东文化观的核心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形象应当是"主权在民",文化要服务于人民,文化要成为动员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给人民以力量的精神武器。毛泽东着眼文化的战略是伟大的,伟大的战略造就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形象。在改革开放,复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文化观能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是一个志存高远、思想开放、放眼世界的人。亚队阵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读书时,就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不受学校课程束缚。191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在学校开展的德智体优秀人物评选活动中得票数第一。他思想活跃,做事从不愿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师生给他的评价是:“性不好束缚”“好独辟展经”。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等组织成立的新民学会,其宗旨是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奋斗目标,并积极主张“向外发展”。1918年6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他先召集新民学会的会员开了几天…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人》2004,(11):15-16
他创设了湖北省最早的笛子专业课程,培养出了“十二乐坊”廖彬曲等一批音乐人。 他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表演过笛子独奏,他的多篇作品被作为教材使用,音像出版社发行过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文献出版社、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陈安吉先生的《毛泽东诗词版本丛谈》(以下简称《丛谈》)一书。尽管此前我已读过其中的有些篇章,拿到此书时仍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觉得这是一部颇有分量的论著。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学界对他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几年来几乎每年一届的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年会及两届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毛泽东在读书和学习方面的能力与成就无人比拟。他终身与书为伴,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目的明确,注重思考,善于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的读书和学习生活仍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央领导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 1939年,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大生产运动开始时,中央机关生产委员会的报告没有中央主要领导的生产任务.毛泽东让警卫员请来中央办公厅主任兼机关生产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富春了解情况.李富春解释说:"书记处的同志要抓那么多的大事,哪能事必躬亲呢?"毛泽东笑着摇摇头说:"不,该亲躬的事,一定要亲躬." 毛泽东的意见被采纳了,中央领导同志都分得了任务.毛泽东在杨家岭他居住的山脚下分了一块地.地虽不多,但靠近河沟,地板硬,石头多,工作之余,毛泽东便扛着撅头去挖.警卫员怕他过于劳累,也扛着撅头去帮忙.毛泽东劝阻他们:"你们有你们的生产任务,我有我的生产任务.这一点地,你们干完了,我就没有干的了,我的任务怎么能完成呢?"  相似文献   

18.
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来到沈阳,走访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蒋泽民。年已八旬的蒋老身体健康,记忆力较强。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抗美援朝和中越自卫反击战。1939年初至1941年末,他在延安给毛泽东当保卫参谋。这三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是中国革命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作为保卫参谋的蒋老耳闻目睹了毛泽东主席的工作和生活,从中窥视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气魄和指挥才能,同时也看到既是伟人又是普通血肉之躯的毛泽东的烦恼与忧虑。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毛泽东有十个堂兄弟,他排行老三。十兄弟大都献身革命,只有两个一直在韶山,其中有个一辈子务农的老九,名叫毛泽连。1949年10月,全国解放后,毛泽连和毛泽东的表弟李珂被解放军送到北京见毛泽东。当时,李珂向毛泽东诉说毛泽连上有老母,下有幼儿,请主席给他“安排一个闲事做做”,以便他“能有一点收入,日子好过下去。”一般地说,只要安排一个工作,不求什么大官,这不算过分。对一个大国领袖来说,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但是,毛泽东却心情沉重地说:“泽连的困难,我知道,我了解。但我这个国家主席,不能只解决自家人的困难,我这个国家主席也当不…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是我们党内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开创者,他从事革命的经历就是他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历.毛泽东之所以能超越于自己的前辈和同辈,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笔者认为他对调查研究的重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毛泽东晚年,他很少做调查研究,致使党内政策发生偏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因此,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调查研究息息相关,我们党时时刻刻要重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