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非常紧张,我国粮食供需也仅能维持基本平衡,粮食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耕地是人类获得粮食最必需的生产要素,一定的耕地保有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粮食供给安全最重要的保障。然而我国的许多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普遍面临较大危机,并成为制约这些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文章以上海为例,探讨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保护的必要性,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可能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的耕地保护杨兴林耕地是粮食之母,粮食是国家安定之基。我国的耕地本来并非十分充足,近年来再加上各种复杂原因,使耕地保护问题更显严重和突出,已经到了令国人不得不来努力探寻保护对策与措施的时候了。一、严峻现实的立体透视现阶段,我国耕地的丈量面积已从...  相似文献   

3.
耕地抛荒必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耕地抛荒的性态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已经引起多方关注。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很多人都产生了耕地抛荒必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但是,耕地抛荒不等于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不一定导致粮食减产,而粮食减产也不一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可见,耕地抛荒要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存在一组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在现实中不一定或者难以出现。即使耕地抛荒造成粮食紧张的状态,也会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效应而趋于缓解。此外,耕地抛荒对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来源的可持续安全也有正向意义。所以,耕地抛荒未必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保护耕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研究员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从粮食需求量及基于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前景分析,在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的情况下,我国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约为1.20亿hm^2(约18.0亿亩),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全国粮食基本自给的“红线”,难以逾越;从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看,最多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的5%~10%;从政治和整个国家安全角度看,也不可能依靠外国入来养活中国人。因此,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是非常让人费解的,它将危及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未来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自给率95%的难度巨大,但只能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5.
康楠 《经济》2012,(12):32-34
10月23日,农业部宣布,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近10年来,我国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但是,"粮食九连增"同时也令人喜忧参半.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我国粮食产区重心逐步北移,主要粮食产区的持续保障能力堪忧.耕地是粮食生产之基,粮食安全不仅与耕地数量有关,更与耕地质量有关,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保护耕地问题上不同观点的辨析,论证了粮食安全、严格保护耕地的意义,并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在促进农民增收中保障粮食稳产,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有效利用、保护耕地,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耕地保护:四年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对耕地实行保护以来,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想办法、定政策,千方百计通过开发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土地整理和废弃地复垦等,基本实现了本行政区内耕地平衡。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实行“占一补一,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所得来的这一平衡态势需要花费多大代价,又能维持多久,确实值得思考。为实现国家粮食自给政策,我国实行各省粮食自我平衡政策,这也是制定耕地省内平衡的政策来源。这一做法确实需要改变。如果粮食实施调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所带来的耕地快速流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基于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1985—2010年中国耕地的流失与粮食净进口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3个粮食主产区是耕地快速流失被迫调整的结果。城镇化对土地的刚性需求固然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偏向发展战略却加速和放大了这一结果。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耕地违法开发上的政策博弈便会继续延续,只有将其置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框架加以补偿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土地发展权推进主体功能区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南省29年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河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极不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人均耕地等分别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稳定、提高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