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后,发现:消费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大、出口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较大、投资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小,因而,中国过去经济增长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的方式很不合理,调整内需中消费与投资需求结构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调整内外需求结构有助于减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与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是由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共同决定。我国长期依靠以投资和出口为拉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必要的,但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消费需求进行实现,而出口需求则受限于世界经济贸易环境。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发展经济必须立足于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内需主导经济发展战略,是今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从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动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消费需求。近些年来,我国投资率和出口率不断攀升,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拉动,而消费需求却呈缓慢增长态势,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最大症结在于农民消费需求不足,这就决定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度、分析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指出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出口的弊端。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关键在于启动居民消费。但由于政策面临的困难与效果存在时滞,启动居民消费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5.
纪龙 《国际经贸探索》2012,(9):56-65,106
文章利用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维度对1997~2010年中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竞争力是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出口增长的作用强度有所减弱;快速增长的进口需求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不断改善的出口结构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正面促进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当前经济增长情况为背景,就服务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作出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服务业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服务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来源。在未来经济增长发展的过程中,国内要积极提升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势,同时要优化服务出口结构,提升服务出口竞争力,提升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继而为服务出口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资源禀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加重要。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资源禀赋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具有诅咒效应,资源开发不能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持续增长潜力;资源禀赋具有示范效应并对邻近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资源禀赋具有“荷兰病”效应,资源过度开采将抑制中国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并影响制造业对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取决于供给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年度短期变化需要观察需求因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处于趋势性放缓,中国经济发生深层次变化,由依赖投资与出口转消费与内需,第三产业成为更加活跃的拉动经济增长速度因素,国际收支善状况和出口结构调整深刻。提出应该少一点关注速度,多一点关注转型,多一点关注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庆 《商务周刊》2008,(2):42-45
我们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将最可能实现"输入型软着陆",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出口增长会因外部需求减弱而大大趋缓。我们预测中国的GDP增长将从2007年的11.5%降低到2008年的10%,CPI涨幅将从4.5%降到4.0%;增长驱动力也会略有调整,相对减弱的出口将被持续强劲的国内需求抵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联合国统计署农产品统计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CMS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东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受竞争力因素的影响,这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受进口需求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选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陈耀 《市场周刊》2009,(2):50-53
沿海地区的出口增长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出口拉动的“大头”。然而,其出口增长及整个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正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从东亚危机深刻影响中,我们得到一些沿海地区外向发展的启示:即多一条腿多一条路。在发展中要学会驱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个“轮子”。处理好国外与国内需求拉动的关系。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出口增长无疑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这种因素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很容易引起经济的剧烈波动。中国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扩大内需应始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不宜一味追求外向化,应逐步学会灵活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3.
张辉 《现代商业》2011,(21):1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和投资。后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投资"和"出口"迅速冷却。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我国摆脱后经济危机、实现经济"保增长"目标的对应之策,就是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本文探讨了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人口学视角论中国经济减速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蔡昉 《中国市场》2013,(7):12-16
中国经济减速是由于人口红利消失与国际出口需求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马尔萨斯经济增长阶段、刘易斯转折点、新古典经济的索罗时代经济增长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外经济学家思考中国经济的视角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短缺基础上的,未结合中国人口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对亚洲国家经济研判的错误。指出从2010年始,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扶养比提高。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不能靠人为地制造投资需求而拉动,应该接受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现实,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建议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调整政策 (一)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是保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从短缺状态进入买方市场,经济增长的制约也相应地从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纵观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不难发现,海外净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1991——1993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完全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季度,受到经济增长回升推动,中国钢材需求增长超出预期,由此刺激钢铁产量“跳增”,接近两位数增幅。如果不发生世界经济二次衰退,预计全年中国粗铜产、需量(需求中含直接出口,下同)都将超过7.5亿吨.同比增长7%以上,可能不是微弱增长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运用多种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相似文献   

18.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始终是由出口和投资两大需求拉动的。2009年为了摆脱美国次债危机的不利影响,用4万亿元的财政主导与10万亿元的贷款刺激经济,由此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庄建蓉 《现代商业》2012,(20):45-46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近几年三大需求对北京市昌平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来看,消费需求动力不足,投资需求结构不尽合理,净出口需求贡献微弱。当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欧债危机恶化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