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38):75-76
公共政策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公众认同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地位。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与载体,而作为政策对象的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有着最直接和最真实的感受。本文以辉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在政策执行中影响农民政策认同的相关问题及阻碍,并提出增强农民政策认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小悦悦事件"引发全民性的道德良知检讨到"乌坎事件"抗争性自治诉求,从"李天一事件"使富二代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到"雷政富事件"引发的网络反腐热潮……一股全新的"微政治"力量正潜在地塑造着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活,改变着政治活动以及政策过程的程序与重心."微政治"借助信息传播的强劲力量,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在经济结构、家庭关系、生活方式与交往模式、政治认同等诸多结构性要素方面,加速扩散并向深度演进.可以说,我们已步入"微政治时代".  相似文献   

3.
广西速生桉种植政策由"扶"到"禁",走向了政策终结的议程。基于多源流理论进行政策终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广西速生桉种植虽然带来了短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大规模种植带来的环境压力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在问题流方面,速生桉大面积种植引发的环境危机激发了民众舆论,打开了问题窗口;在政策流方面,基于自身共同利益,不同利益集团各为一体,分别提出了倡议或反对政策终结的方案;在政治流方面,国民情绪变化和执政党意识觉醒促使政治窗口打开;最终,在广西连续多年大旱机会窗口的契机下,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者耦合,在把握速生桉种植"扶"与"禁"的合适程度中实现了部分保留型的政策终结。  相似文献   

4.
李富 《江苏商论》2013,(8):33-36
经济全球化下产品无国界,江苏省企业要在省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就要着力保障产业安全。而产业安全问题实质上是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配合与协调问题,通过分析江苏省上述三大政策对产业安全的维护问题,以及国外三大政策与国内三大政策的博弈、在这些政策下国内外企业的博弈,并进而探讨众多博弈中为维护产业安全江苏省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制度和结构因素,即问题出自农业和其他产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结构转变上.同时也是由于经济调控和经济重组.因此,要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进行全面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创新.具体到两三年内,政策制度创新应表现为十大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近日,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改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对新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进行了改革。一是实施新的农机购置补贴方式。从2013年起,农机购置补贴方式由"农民差价购机、省级统一支付、企业结算补贴"改变为"农民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农民)"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指能直接影响美国进出口地理方向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跨国投资的政府措施。必须从经济和政治结合的角度去理解美国的贸易政策,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实现美国国内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工具或手段。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都是美国利益的实现方式。认识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为认识中美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论家电下乡对我国惠农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十五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度基于一定的理论背景和实际经济形势,一方面,顺应了农民消费能力和需求升级的趋势,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惠农政策的一些弊端,如政策实施和制度初衷相违背,政策缺乏一个长效机制等。以"家电下乡"为例,试图探寻惠农政策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农民增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是国家经济问题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现阶段农民增收政策的制定难度远远大于以往,不仅受到国内经济落后的影响,同时受到来自世贸组织的种种规定限制。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农业支持政策的分析,总结国际经验并借鉴,可以为我国制定农民增收政策提供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伟 《大经贸》2010,(1):10-10
要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及政策走势,最不应该忽视的深层原因,当是上年大力度刺激政策的系列滞后效应,尤其是其负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将这种效应形象地比喻为一种"猛药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徐晓丹  杨岚 《现代商业》2011,(17):52+51
本文在对长春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以长春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并针对长春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立 《财贸经济》2006,(4):64-69
本来是一个纯经济现象的高利贷问题,在文化与政治因素介入后,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和政治对高利贷的"表达",深刻地影响了高利贷发展的"实践".明清以来的经验显示,高利贷本是一种生存借贷,置农村生存经济状态于不顾的单方面打击高利贷活动,不仅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反而加剧了高利贷的风险溢价,降低了小农的信贷可得性,恶化了小农的信贷状况.实际上,小农在借贷活动中,关心的主要是信贷可得性和利息额问题,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利息率问题.对高利贷问题的不适当"表达",不利于农村融资问题的解决.让农民走出生存经济状况,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在仍处于发展中的小农经济状态时,不应将小农的生产借贷也推向生存借贷市场,加大农户的借贷成本,使得正常的生产性投资也难以进行,政策重点在于扶持农村的生产性借贷,千方百计地扩大小农的信贷可得性,并充分利用传统民间金融手段,而不是一味打击所谓的"高利贷".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WTO规则的要求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更加要求中国政府能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积极寻求对策,制定符合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应从整体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国情出发,趋利避害,既要维护和发展本国经济,又应在WTO体制中寻求对等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政治代价即部分主权约束和让渡来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惠农强农政策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等一回,种田不交税。"税费改革时农民自豪地说,"种田有补贴,土里出黄金。"如今农民感叹好政策。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给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如何把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惠农强农政策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作用,试从基层人员的视角来探讨,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让惠农强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衰减、不走样。  相似文献   

15.
就如何解决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地区差距问题,从当前我国各地区实行的经济政策来看,通过吸引外来投资、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基本的思路。这与战后日本实行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外来型经济开发政策极为类同。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战后日本的经济开发政策及其结果,总结日本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各级政府把握经济政策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困境、出路与对策,被称为"三农"问题.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根本性的难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叹息与焦虑,引起了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如何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并使之走上法制化的治理轨道,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手段作为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二胎政策"的系列影响为调查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调查法等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全面地分析"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和人口造成的影响,以及"二胎政策"开放后给我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为我国推动"二胎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玲 《消费导刊》2009,(8):250-250
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把目光投向东南亚,提出了"东向"政策,着重发展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进入21世纪,"东向"政策范围上扩展到亚太地区,内容上也扩展到政治、安全、军事领域的合作。印度"东向"政策有着抗衡中国的意图,必然对中国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利益、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亚太政治格局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2003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政治权益保障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现行理论对农民政治权益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这在实践中导致了农民政治权益保障的缺失。由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博弈的多元性,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通过政治权益的充分保障来有效表达政治诉求、影响政治决策,以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明晰农民政治权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既是有效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