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在1923年发表的<译者的任务>中指出,翻译的要务不是在于忠于原文而是在于原作经由翻译产生蜕变获得新生,这就是所谓原文的新生,是在译文的文化世界里所衍生出来的.笔者认为他的翻译观不仅是反传统的,而且还调和了传统翻译观中看似不能解决的冲突与矛盾,是一种和谐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需要传达最准确的意义,做到信、达、雅.兼容各家之长,灵活地加以运用,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以期达到最佳的忠实于原文的效果.在翻译时既要注意使译文忠实原文,还要注意译文的可读性.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层面的含意和文化背景的意义,探求原文语句与译文语句的对应涵义.通过译者的内化和再创作,优化译文,灵活有效地处理翻译中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翻译研究视野开阔,角度宏观,其视角早已跳出原先语言学派的狭窄视野,能从更广阔的文化乃至国际政治的大背景着眼来建立翻译理论.其译论研究在深度上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则还大多停留在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上.我国的翻译学研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作为原文的读者,译者须挖掘最佳关联,进而推理;作为交际者的译者须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向译文读者示意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好的译文,其读者应能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概念和艺术享受。事实上,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翻译目标,是很难以达到目的的。EveryoneA.Nida在他的《Toward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说:如果译文读者作出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反映,这个译文就可算作是成功的。在这里,他仅仅需要翻译得基本一致而非完全一致。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根本就不存在与原文完全一致的翻译。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源语音中能指义与所指义间的区别;二、修辞手法的翻译困难;三、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读和不确切的表达;四、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因为无法完美地翻译,我们唯一可作的是使译文力求达到与原文意义更为接近,并使译文读者得到最大的享受。所以我们应不遗余力地清楚传达信息,并将暗含的意义提到文字表层,也就是说,要译出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6.
李梦君 《商》2013,(14):363-363
在我国翻译界,影响最大的翻译标准当属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信"即译文忠实原文意思,"达"指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意思通顺明白,"雅"指译文要选词得体,追求原文意境,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章旨在简述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实践中去,探讨如何使译文与原文实现词汇意义上的对等、句子层面的对等、语篇层面、文化层面的对等,使译文所传达的信息能够与原文真正的深层信息对等。可以让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翻译信函,以培养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方面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翻译研究视野开阔,角度宏观,其视角早已跳出原先语言学派的狭窄视野,能从更广阔的文化乃至国际政治的大背景着眼来建立翻译理论。其译论研究在深度上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译文地位从“低于原文”经过“等于原文”一直到“比原文更重要”,译者的地位从低于作者到被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等一系列转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则还大多停留在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上。我国的翻译学研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9.
等效论与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商场现代化》2005,(30):282-283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广告翻译的难度.以等效理论指导广告和商标翻译可以使译文保留原文的信息和语言内涵,从而达到同原文一样的吸引受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运用具体实例,探讨了商务营销案本翻译实践中如何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认知体验,并以此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值。  相似文献   

11.
等效原则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它认为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作用大体对等。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把等效原则运用到品牌翻译中,对品牌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品牌英汉互译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法,必要时应采取零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就是学习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运用已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复制出与原文意义和风格最接近的译文的过程,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研究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蒋川  黎志敏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38-240
翻译就是学习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运用已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复制出与原文意义和风格最接近的译文的过程,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研究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站在语言学的视角下,从语境的划分及功能,语境的三个层面与翻译等几方面来分析了解语境及其重要性,并在翻译中有效运用语境分析,力求正确理解原文,充分表达译文.  相似文献   

15.
翻译既要忠实原文又要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以使译文通顺、易懂,准确无误地传递不同语言信息.本文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发现,由于文化差异、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够等原因,许昌市旅游景区英文翻译存在景区英文宣传资料少,翻译质量差;英文公示标示少,翻译错误多等诸多不规范现象.要全面整顿许昌景区英文翻译的不规范,需要景区管理、政府监督和翻译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广告翻译的难度。以等效理论指导广告和商标翻译可以使译文保留原文的信息和语言内涵,从而达到同原文一样的吸引受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以原文为基础,以译文为重点,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宗旨,灵活运用增补、释义、省略等多种翻译方法,从而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将翻译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活动。其显观认为,语言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不同,便使得原文与译文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各种识解方式的转变都会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带来巨大的影响。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以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为基础,从详略度、主客观性和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其识解方式选择与转换上的差异给译文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国家或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它们的很多内涵都有很大区别,像是语法结构,单词大意还有表达习惯等等.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系统把握原文大意,而是生硬地将原文拆成一个一个单个的词再翻译出来,就会让译文看起来很别扭很好笑,不能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发生词不达意、牵强附会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谷珊  秦彤  笪振静 《商》2014,(10):269-269
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把原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翻译出来,还要保证原文与译文在文白程度、语体风格等方面实现功能对等。本文选取《建国大业》作为语料,从语旨、语式、语场三个语域变量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了翻译过程中在语域角度实现功能对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