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提出规范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霞 《中国商办工业》2009,(11):164-165
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提出规范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融资效率角度出发,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引入到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的分析评价。实证表明,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尚较低。近期,应从改革股权融资规模、股权集中度等输入指标方面来提高其股权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1~2015年在创业板的1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偏低,大部分公司都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短缺的问题,其中股权融资效率偏低与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净额、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存在相关关系,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与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现状,融资结构的特点以及融资效率等,探讨了我国特有的融资结构形成的制度,政策,环境等其他诸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优化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偏好对公司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得出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在筹资效率上具有优势,但由于在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致使资本配置效率并不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9,(16)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比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受行业资本结构,公司盈利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模式等因素影响,可以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强化信息披露等方面着手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的优先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却与其相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偏低,缺乏发达的债券市场,影响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积极性,公司治理结构不舍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应完善现有的股票市场,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支持债权融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刘千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0):98-99,147
根据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板的13家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评价体系,并据此分析了各家企业的融资情况和变化原因。发现东北三省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仍可通过一些途径来提高融资效率,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1.
王静 《现代商业》2012,(26):192-193
通过国内外融资结构对比可以了解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重超过债务融资并呈上升趋势,。但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过度股权融资也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企业自身的完善、投资者、政府及证券市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及建议,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偏好股权融资,股权结构复杂,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下降,委托代理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笔者从资本结构角度出发,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原因所在,就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及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出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以2011年12月31日前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18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设定相关的财务指标体系,选取各上市公司2010年及2011年的财务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并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公司治理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运用EVA模型计算出珠三角房地产上市公司EVA值,通过EVA效率评价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效率,并通过对EVA模型计算过程的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验证,得出提高债务融资比例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问题成为了限制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导致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的研究提上公司发展日程。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方法主要是DEA法,根据Logit模型来分析影响因素,对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研究,对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6):202-203
本文选取8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样本2009-2014年面板数据,使用DEA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高,但技术进步存在明显负增长。  相似文献   

18.
郭薇  聂会肖 《商》2014,(47):150-150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高水平的融资效率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因素,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滢 《商》2013,(1):132-132
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倾向问题,本文运用按常理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初步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融资时更多的选择市场化偏低的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负债融资在公司总融资中很少,且多为短期负债。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正好相反。在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会出现和外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融资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首先是股权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是内源融资,体现出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不一样的顺序特征。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体现出内源融资比例不足、股权融资占比显著高于债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高于长期债务融资等特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认为应通过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规范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留存,以促进上市公司扩大内源融资比例;通过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弱化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时,促进企业债券快速发展,以强化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偏好,促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合理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