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章强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264-265
随着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发展,存款保险制度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的存款保险结构、金融环境和国家隐性担保,认为我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刘会会  刘薇 《商》2014,(47):147-148
宏观审慎监督、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被誉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在显性保险制度确立之前,我国实为实行以央行为担保人的隐性担保制度,央行兼任银行业保险人与最后贷款人,导致核心角色的错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使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而非央行来负责银行业存款保险事宜,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存款保险由传统隐性担保走向显性担保。这是银行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更是央行最后贷款人的核心角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制度 ,是指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各金融机构依法按其吸收的存款数额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 ,以便在非常情况下 ,由存款保险公司对金融机构客户支付必要的保险金的金融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 2 0世纪 30年代。当时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使美国等西方国家认识到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对维护以银行业为轴心的金融信用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功能。30年代中期 ,美国逐步在全国推行了存款保险制度。6 0、70年代以后 ,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及地区 ,逐步深化了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 ,先后效法美国建立起…  相似文献   

4.
张靖霞 《商业时代》2004,(30):54-54
我国不存在真正存款保险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不断下降,金融资源的日益分散,在垄断性金融产权制度下,国家以承担全部信贷资金风险作承诺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使破产企业及失业人数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支持国有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实际上是在以自身的信誉为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损失提供一种隐性担保。因此,长期以来,尽管我国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国际标准,但在“担保代替注资”的情况下,国家的隐性担保就成了银行一笔巨大的资本财富,银行也就无须为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担忧。这时,存款保险…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金融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等功能。通过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的分析显示,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在发挥稳定金融市场作用的同时,同时也存在激励道德风险产生的危害。不同的存款保险模式对于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激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下银行道德风险产生机制的三个模型,比较分析隐性与显性存款保险模式对银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而是采取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做法,加重了财政负担,拢乱了货币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且运作效率低,成本高.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企已全面放开,外资银行陆继进驻中国金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和制度的一项紧迫地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最新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开启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进程,对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现有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必要性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当银行机构无力偿还债务时,为保护全部或部分储户的合法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借用保险组织形式制定的保护性安排。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承担最后贷款人,国家对商业银行承担了无限责任,存在着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制度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发展产生,人们也更加关注世界金融安全。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我国开始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力度。该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定义、存款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从市场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需要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构建存款保险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展开了对我国未来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置目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界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渐行渐近,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尚不乐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增强经济决策者的信心,有利于增强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有利于尽快处置现有的和即将产生的金融风险,并对经济下行时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外拓展业务会遇到存款保险问题,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为保障其安全经营和存款人的利益,也会向我方提出存款保险的要求,因此,作为现代银行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我国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全面开放已迫在眉睫。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风险,启用一种较之剥离不良资产、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等隐性存款保险政策更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已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迫切愿望。在这种背景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本文将对在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及实施设想进行剖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金融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实现全面的国际接轨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靖君 《商》2013,(24):205-205
银行存款保险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存款人利益能否得到保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银行风险和存款的安全,纷纷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因此,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略论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康 《财贸研究》1997,(3):29-32
<正>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并对参加保险的金融机构按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保险费,在投保的金融机构遇到资金困难或陷入破产困境时,由存款保险公司对其提供资金援助或支付必要的保险金的一种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因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不同,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差异,但在保护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金融危机向全世界扩散,造成了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接管,金融动荡加剧.而投资人、存款人更加关心自身资产的安全问题,世界多数国家提高了银行存款担保限额或建立了银行存款担保制度,以稳定人心.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在国外发展多年,本文简要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探讨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金融改革中提出的重要举措,也符合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中的需要,这对我国未来金融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的定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三种存款保险定价模型,采用考虑了监管者宽容的RV模型,运用2011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得出我国更适合风险费率及各个银行适用的存款保险费率,而不适合单一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储户利益、促进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现社会稳定、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需要。在借鉴外国存款保险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机构组织形式、投保方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赔付限额等问题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道银行业经营中的有力保障 ,它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稳定。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不断的变迁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金融业则更加迫切需要推出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政府应当从构建与创新并重角度出发 ,力求构建一个既完善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要在存款保险机构职能与保险制度资金来源及高效率上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商业研究》2008,(4):104-106
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将日益复杂,原有的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露出诸多的问题。为此,针对我国现状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合理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变得现实而紧迫。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一大亮点。从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险基金运作、保险赔付准的设定及道德风险的防范都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