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运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进行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依照抽签的方式将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均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围术期使用,比较组在手术后使用,观察两组切口感染率,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有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比较组有3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具有可比性;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与比较组分别为(5.96±3.59)d和(7.79±4.23)d,观察组要比比较组短(P<0.05)。结论与术后运用抗生素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相比,围术期中运用抗生素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更为显著,住院时间短,消费低,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两种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钬激光碎石术感染的成本-效果,以探寻经济有效的术前预防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并于术后规律性应用2 d,比较两组预防感染效果、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预防感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P<0.05)。将抗菌药物成本剔除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A组成本-效果比仍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达到较理想的抗感染效果,选择头孢呋辛作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控制和预防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排除客观因素最终纳入调查统计78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3例,感染率为5.47%;胰腺手术切口感染率排在首位;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体质量指数(≥24.0)、切口长度(≥15cm)、接台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结论采用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科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具体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86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给药法(930例)及改革给药法(93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P>0.05),而改革给药组在用药疗程、用药剂量、用药经费方面均少于传统给药组(P<0.05)。结论采用改革后的抗生素使用方法,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同时能缩短用药疗程、减少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减少药物资源的浪费及患者经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做抗生素预防用药并观察临床综合效益。方法将我院治疗的460例患者分为实行抗生素预防用药方案的试验组260例,给予头孢西丁双剂用药。并设立对照组200例,对照组行头孢西丁常规用药,术前0.5h静脉注射2g头孢西丁,但在术后每隔12h给与静脉注射,直到患者体温正常,身体状况稳定。结果试验组的260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感染情况较对照组效果良好,而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胸外科手术抗生素预防用药方案适用于胸外科患者,其临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主要进行胸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观察。方法收集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本医院收治的120例外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头孢西丁双剂治疗,给予对照组头孢西丁常规用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经济学效果。结果在预防术后感染效果、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总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双剂头孢西丁抗生素,具有安全性与经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在宫颈锥切术围术期预防应用的成本-效果,为宫颈锥切术提供有效、经济的预防用药方案,减轻患者负担。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拟执行宫颈锥切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试验组采用头孢西丁作为预防用药,两组患者均在切皮前30 min开始静脉滴注,术后规律性应用48 h,比较两组方案预防感染效果、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防用药方案的C/E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扣除抗菌药物成本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试验组方案的C/E依然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结论 宫颈锥切术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选择头孢西丁作为预防用药,有效性得以保证且经济性更佳,患者负担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40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粪瘘、阑尾残端炎、出血发生;观察组腹膜炎1例,对照组腹膜炎黄疸3例,切口感染4例,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显著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促进了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病例,对不合理用药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病例74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218份,占29.5%(218/740)。其中Ⅰ类手术切口病例22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43份,占19.4%(43/222);Ⅱ类手术切口346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127份,占36.7%(127/346);Ⅲ类手术切口17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48份,占27.9%(48/172),Ⅰ类手术切口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Ⅱ类、Ⅲ类手术(P<0.05)。结论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较好,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低于其他类别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感染处理措施,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6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其中80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伤口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术前各种并发症。结果研究证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及术前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对手术切口感染有较大影响。结论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及术前各种并发症密切相关,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缩短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对切口进行抗感染处理,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骨科手术中寻找一种可以替代丝线的抗菌微乔八针八线用于缝合,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切口愈合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方法 300例拟行择期I类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缝线均采用抗菌微乔八针八线缝合肌肉筋膜、皮下和皮肤组织;对照组手术缝线采用普通丝线缝合。术中对医护合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记录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用带有毫米标尺测量瘢痕宽度。结果术后SSI发生率两组分别为0.67%和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甲乙类愈合、瘢痕宽度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瘢痕满意度和医护合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菌微乔八针八线相对于传统丝线在缝合时穿透性好,医生缝合顺利,护士不需要穿针引线,术中能使医护人员更专心关注于手术进程,医护合作满意度提高,使用抗菌微乔八针八线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切口愈合平整美观,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实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骨一科Ⅰ类切口住院病历,整治前536份,整治后695份,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前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64.9DDD,整治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14.3DDD,下降率为78.0%。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为整治前59.2%,整治后为98.9%,用药时机正确率上升67.1%;平均预防用药时间整治前为7.39天,整治后为1.25天,下降率为83.1%;人均抗生素的费用从866.33元降至167.23元,药品费用下降率为80.7%。结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骨一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有改善,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率及用药合理性等指标。结果经过不同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且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患者给予药学干预,能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确保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院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提升本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质量。方法本院于2012年1月起采取措施干预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随机抽取2010年(对照组)和2013年(观察组)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及预防用药疗程合理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法用量合理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指征联合用药、无依据换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在降低抗菌药物费用而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基础上,提升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减少无指征联合用药、无依据换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在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采取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妇产科腹盆腔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与透明质酸进行术后粘连的预防。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患者与再次手术患者的粘连发生率与重度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取在妇产科腹盆腔手术中采取透明质酸预防术后粘连能够显著降低粘连发生率和重度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该患者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分析抗生素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321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统计分析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具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抗生素的总使用率为64.8%(208/321),其中,妇科手术268例,抗生素使用率为89.9%(187/208);产科手术53例,抗生素使用率为10.1%(21/208)。抗生素的应用中,使用单一抗生素的患者占20.2%(65/321),两种抗生素联用的患者占51.4%(165/321),三种或三种抗生素联用的患者占28.3%(91/321)。抗生素中使用率最高的种类是β-内酰胺类,总使用次数为271次,使用次数前三位的抗生素种类还包括硝酸咪唑类(223次)和大环内酯类(150次)。此外,根据抗生素在围手术期使用时间分类可以分为两类,预防性用药占65.9%(137/208),术后抗感染用药占34.1%(71/208)。根据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分类,每天使用1次抗生素的占53.6%(172/321),每天使用2次抗生素的情况占25.9%(83/321),每天使用3次抗生素的情况占20.6%(66/321)。结论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所处环境、手术方式、手术过程的操作与致病菌监测、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整个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措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5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即无张力组6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48例患者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无张力组患者相比较低,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疗法,特别是双侧疝和复发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途径和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手术治疗的患者91例,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给药和术后24 h后用药的概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6.1%、52.7%;其中7例出现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占7.7%,无1例术后感染症状出现。结论严格遵循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于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做好预防用药工作,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再应用抗菌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方案和时机。方法选取63例剖宫产产妇,将其均分为三组,分别在不同用药时机给予其不同的用药方案。对三组产妇术后医学指标、经济学指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A、B两组产妇各项医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C组发热及产褥病率明显高于A、B两组,且A组住院期间所花费的治疗费用最低,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在断脐后应用头孢唑啉钠单次给药,有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不仅简单易操作,同时还可降低产妇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