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克莫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使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可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4.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血糖、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21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24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DN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膜性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与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治疗后PLA2R抗体阳性率42.86%,分别与对照组的73.81%和6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膜性肾病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PLA2R抗体阳性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D-D值、PT、APTT等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D-D值、PT、APTT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继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肝病毒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固本解毒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LB、Cr、24h UPO定量等疗效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继发性膜性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肾功能,有效预防HBV复制,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单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观察组53例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炎症介质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缓向终末期肾病进展,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实施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且试验组治疗后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神疲乏力、腰膝酸痛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24 h尿微量蛋白、血钾、肌酐(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实施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相比厄贝沙坦单药治疗能取得理想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7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24 h尿蛋白、平均动脉压、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平均动脉压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24 h尿蛋白、平均动脉压、D-二聚体(D-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硫酸镁联用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良性肾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性治疗,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qd。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缬沙坦、拉贝洛尔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及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IF、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IF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与对照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缬沙坦、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清LIF、Hcy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运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组),同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不同病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肾脏实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特点及如何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将13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所有患者肾脏体积大小正常,肾功能正常,均行右侧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3例肾脏组织病理检查中,合并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10例,其中8例为IgA肾病(Lee分级Ⅱ级6例,Ⅲ级2例);2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合并膜性肾病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结论临床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存在肾脏实质性的损害,尤其在24h尿蛋白定量>1.0g时,应依据病情及时行肾穿刺活检及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应用海昆肾喜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选择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Scr、TC及24h尿蛋白等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Scr、TC变化更明显,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海昆肾喜胶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改变Scr、TC及24h尿蛋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N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理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肾活检,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3例IgA肾病患者,7例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2例膜性肾病患者,1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2例系膜增生患者,5例微小病变患者。14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5例患者肾功能获得改善,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活检能够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单纯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_(2)-微球蛋白(β;-M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稳定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蛋白尿等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与口服降糖药物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真武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真武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真武汤+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糖及炎症因子。结果 在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67%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尿频、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肾功能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反应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加味真武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产后出血产妇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方大医疗(营口)群众医院妇科收治的7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LT、APTT、PT、FIB、治疗有效率、产后1 h及24 h出血量、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LT、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h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使患者PLT、APTT、PT、FIB水平得到改善,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在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诊断标准随机把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运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周后,在肌酐、24h蛋白量及微球蛋白排泄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肾病当中,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对预后以及肾血流量进行改善,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